第356章 四十年代看家犬(3/3)
这样的双语小课堂秘密进行着,除了春妮,没有其他人类知道,曾航隐约察觉到家里的小狗子每天都偷偷出去玩,看着日渐长大,越发对外界好奇的妞妞,曾航对此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天对家里的小狗子耳提命要,告诫它看到林农赶紧躲得远远的。
日子过的飞快,眨眼间,曾航的伤彻底好了,背后留下一条狰狞的疤,身子却练得生龙活虎,平日没事会给村里做些简单的木工家具,还给训犬队做了十来条木头狼青犬用作训练。
他并没有从童家搬走,几次提起都被童家反驳了回去,童生说不过是一双筷子的事儿,童奶奶直接将腕拍在了曾航面前。
祖孙俩的意思很明白,多养一张嘴,他们家供得起。
曾航感动地稀里哗啦,田里除草的事儿直接包揽了,气得童生在田里跳脚:“我是把你当大哥,不是把你当奴隶,你给我留点,给我留点!”
春妮蹲在田头,笑眯眯地看着小叔叔,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自己,但是在这里的日子还是很快乐的,有很多狗狗陪着她,晚上也有其他小朋友会来找她玩。
“汪~”
春妮回头,看到妞妞在村头看着她,春妮起身哒哒哒地跑过去,她知道,狗狗大队又要开大会了,作为非常重要的翻译官,她可不能不在场。
村子很祥和、很安逸,外面的战火仿佛烧不到这里,鬼子的恐怖也渐渐不再有人提起,他们耕种、训练、生活,自给自足,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需要去镇上卖,其他时间无需接触外人。
这大半年,镇上的鬼子也出奇地安静,已经很久没有出洞了。
六安镇在一年前被鬼子占领后,扫荡了几次周围的村庄,城里的百姓活的提心吊胆,生怕鬼子屠城。
然而鬼子在这里安营扎寨,修建医院和学校,对待城里的人可谓是亲和友善,也没有暴行。
他们说,他们是为了和平而来,是为了解救贫苦百姓而来,他们发放粮食、展开义诊,如果不是最初的几场屠村,还真以为他们有多诚恳。
但凡住在城里的人,有多少跟附近村子沾亲带故的人,亲人尸骨未寒,刽子手却在跟前扮演起好人来了。
百姓恨得牙痒痒,却不敢表露出来,被鬼子驱赶着去政府门口排队领粮,在拿着刺刀长木仓的鬼子看守下,麻木地看着前方端着相机拍照的金毛鬼子。
他们领了米,然后被鬼子粗鲁地拽出来,站在金毛鬼子面前,刺刀顶在背后,鬼子笑着低声凶狠地说:“给我笑。
”
一家人僵硬地扯起嘴角,在鬼子和鬼子狗的威胁下,被拍下了这张代表鬼子亲善的屈辱照片。
这些照片将被这些记者公开在国际上,鬼子想要以此洗白他们侵略战争的丑态。
照片上,有笑容亲和的鬼军,表情憨厚的狼青犬,“喜笑颜开”的华国一家人,背景在堆满粮食的粮仓前,无数衣衫偻缕的华国人排队等待鬼军的分粮。
无人知道,拍照人背后抵着一把锋利的刺刀,照片外的街道上,是举着长木仓驱赶人群的鬼军。
一张虚假的照片,就想骗过世人的眼睛、埋葬真相。
多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