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3/3)
昨天守孝部分有点错误,导致孩子年龄和一些内容出错。
好像父母死了是要守三年孝,兄弟则是一年。
现在改好了。
这章算是今天的,昨天那更,我周末有空再补吧。
估计明日就可以恢复12点更新了。
每卷开头都不太好写,大家别介意,我慢慢写着就会顺了......
第68章习风
收到东宫退回来的宫女、听到太子那冠冕堂皇的话,皇后的情绪倒是并没有多大的波动,只是用手撑着下颚,脖颈处如同天鹅一般的柔软白皙,她自语道:“这般恩爱,倒是叫人欣慰。
”嗤笑似的笑了一声,声音听上去如同冰凉剔透的冷泉水。
当初方皇后与皇帝是如何恩爱?到头来却是家破人亡、自尽而死,满宫上下更是没一个敢提起她的名字。
帝王之家,哪里会有什么恩爱夫妻?
皇后捏起镀金描云纹的小茶盅,淡淡的眉尖处微微蹙起,形状优美的风眼中流过清浅的光色,只见她柔声和身侧的宫女说话:“我记得芙姐儿也许久没进宫了。
那丫头素来乖巧,许久不见倒是怪叫人惦记的......”皇后的胞弟、现任的王国公膝下只有一个嫡女,名唤王惜芙,生的如同画中仙子一般,是少见的美人儿。
且不提王皇后那厢满腹的阴谋算计,经过崔锦绣提醒的周清华倒是终于想起育人书院的事情。
她特地抽了个空,带着在家无聊的周雅华一起去书院那边瞧瞧。
临出门前,她又想起近来被关在家里祸害厨房、几乎要得婚前恐惧症的李初晴,专门跑去卫国侯府约了她一起出门放松心情。
为了节约成本、增加面积,育人书院是建在城外的。
正值三月,草长莺飞,抬眼望去白雪融尽的地面早已是一片绿色,阳光暖洋洋的洒下了,正应了那句“春光懒困倚微风”。
她们三个平日里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此时闻着那湿润清新的空气,心里都觉得舒坦。
周雅华难得出一趟门,她面上含笑,时不时拉着周清华问这问那。
“听说还有特长班,主要教什么啊?”
“育人学院也收女学生么?”
如此这般,直把周清华这个甩手掌柜问的张口结舌,只得摊开手老实说:“我也很久没去看了,不太清楚。
等会儿我们一起问袁焕吧?”
暂时担任“育人书院院长”的袁焕正等在门口。
他看上去瘦了许多,原本微丰的面颊凹了下去,一袭素色儒裳把他的人衬得更加憔悴苍白。
只是他的一双眼睛依旧带着明亮的神采,黑黝黝如同黑曜石。
“你怎么还是这幅样子?”下了马车,周清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她忍不住有些沮丧,“我都特地让书院的厨子专门给你做‘营养药膳’了,你怎么还是这幅风吹吹就倒的样子?”
袁焕面上露出一丝笑容,他的声音听说去有些沙哑但还是带了点细微的笑意,就像是毛线球滚在沙滩上:“只是最近忙了点。
”他抬眼看了看跟着周清华伸手的两个人,见都不是外人,这才轻声说道,“我最近在写一本戏本子,算是解解闷吧......”
周清华瞧着他那皮包骨的样子和那几乎可以看见青色血管的苍白皮肤,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捶他一顿,把他教训到老实。
偏偏这人现在比林妹妹还林妹妹,她只能解恨似的揉了揉手指,顺口提议道:“行了,我们还是先进去吧。
听说最近有人捐了许多书,我们去瞧瞧?”
因为图书馆还小,书籍这种东西在古代也比较珍贵,图书馆基本是七日留一日闭馆整修。
今日正好是图书馆不开放的日子,正适合去瞧瞧。
袁焕眼神微变,还是点了点头:“正巧,谢公子也来了。
他前些日子捐了一些书籍,今日正好得闲也来看。
”
周清华闻言面色不变,心里头倒是怪有些不自在的——她已经许久没见谢习风了,原本上次弹琴的时候想起他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现在真到了要见面的时候就忍不住有些近乡情怯的感觉。
不过,周清华面上倒是很有点不动声色的样子,她转头看了看周雅华和李初晴,仿若不经意的问道:“要不我们顺路去和人家说声谢谢?”
周雅华一袭碧绿色纱裙,看上如同岸边垂柳,弱柳扶风,妩媚生姿。
她此时正文静的垂首立在一边,闻言只是轻轻颔首:“我听五姐姐的。
”
李初晴倒是很有些兴趣,眼珠子转了转,她拊掌笑道:“反正正好顺路嘛。
”她从来都是外貌协会成员,家中父亲、兄长俱是容貌出众之人又有个容若冰雪的未婚夫,对于号称“天上仙童,谢家玉树”的谢习风极感兴趣。
袁焕在一旁看着三个形色各异的少女,眼中闪过一丝细微的笑意,那笑意就像是微风拂过湖面吹起的波纹,转瞬即逝。
图书馆就建在书院大门对面。
对此,周清华颇有点自己的歪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这句话每一个育人书院的人都要知道才行。
图书馆是育人书院的重点建筑,我特意给这中间留了这么一大块地就是给图书馆未来扩建的。
说不准,育人书院的图书馆还会成为未来的京城名胜呢,我要那些人一进门就可以瞧见。
谁出钱谁就是老大,再者袁焕本来就不太喜欢在这种细枝末节上面纠缠,大笔一挥就遂了周清华的愿望,还很有心思的把周清华那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的话刻到了门上。
谢习风果然就在图书馆里面,他身边照例站着那个叫“阿一”的护卫。
此时,他正垂眼认真瞧着一本拿在手上的书册,听到脚步声便转头去看,微微怔了怔:“你怎么来了?”
他的思绪还未完全从书册里出来,声音听上去有些愣愣的。
周清华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竭力作出一副镇定的样子,仰着白皙的下颚说道:“我今天来书院看看,没成想你也在这里,就来打个招呼。
”她说着说着就平静了下来,很是自然的接着道,“听说你捐了一些书籍,正好想要和你说声谢谢呢。
”
谢习风的脸色少见的有些冷淡,他合上手上的书册,面上含着一丝礼貌的笑容:“反正是些不甚珍贵的手抄本,当不得你一谢。
”他迟疑着停顿了一下,抬眼认真瞧了瞧周清华,眼中复杂之色一闪而过,“我过些日子就要出门游学,这些东西放在家中也是无用。
”
周清华还来不及说话,李初晴就忍不住打断了两人的对话,惊讶问道:“你要出门游学?”她看着谢习风,眼中明显是满满的诧异——虽然大越流行学子游学增长见识,如袁焕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像谢习风这般的公府继承人外出游学却是少有的。
周清华也有些吃惊,抬头认真打量着谢习风的神情。
有光线从屋子边上的纱窗透进来,像是金色的砂子洒在空气里,一段一段、一寸一寸,如同锦绣成灰,带着一种柔软而干燥的温暖。
谢习风的眉眼处被染成淡淡的金色,他神色冰冷,这样的矛盾使他看上去有一种奇异而绮丽的俊美。
谢习风就站在书架一边,一只手上拿着一本合上的书,一只手垂着。
他就那样静静的看着周清华,也不知在想什么,眼神明澈一如初见:“我自出生起便在京中虚耗光阴,文不成、武不就,只叫父母亲长操心。
长到如今这般岁数才忽觉时光匆匆。
我是觉得与其如此,倒不如四处走走,看看这山河壮美,体会一下俗世热闹。
”
周清华呆了呆,好久才低声问道:“都说父母在不远游,你这一走,谢国公他们怎么办?”
谢习风唇角轻挑,本就如若珠玉的容貌显得更加端丽,他笑了笑:“又不是不回来。
”他克制住喉中的沙哑,缓缓解释道,“家姐身子不好,我又格外不孝。
我父亲已准备在族中过继嗣子,以承家业。
”
他这微微一笑,便仿佛还是当初那个一笑间如冰雪消融的贵公子,叫人忽觉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