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过了这道“门槛”,才算真正入门(3/3)
。
这么招待薛广信,是为了向薛颠示好。
李老问:“你们吃那么久的饭,饭桌上聊什么呢?”
薛广信说主要是拳师在说,说拳说事,挺好听的。
席间薛广信上厕所,因坐得久,站起来想活动活动,走了一个践步。
薛广信一回来,拳师就问那步子是什么。
薛广信是老实人,觉得拳师也是形意门的,肯定会这个,是在跟自己斗趣,就没回答。
陪薛广信一块去的师叔,揣回来一个手帕卷,包着一根缺了头的金条,缺口处脏得发黑,不知存了多久,说要换薛广信的步子。
师叔说,金条不是整根的,来不及擦干净,就送人了,这么不怕寒碜,说明拳师急了,这根金条肯定是他的家底了。
薛颠派人把金条送回去,回绝了拳师的请求。
师兄弟笑话这拳师,薛广信不高兴了,说:“别在我面前说。
”
但薛广信也奇怪,私下跟李老说:“真不会啊?他也是有师父的人啊。
”
金条也不换的,薛颠早写在书上了。
李老评价此事,说:“不是他不会践步,是薛广信功夫大了,把践步走神了,看着不像践步。
”
寸步有两个要点,一为“制敌所不备”,二为“全用寸力”。
寸步是前足前进,后足同时也向前移动,两足之间保持原有的距离。
寸步不迈步,而是整体移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寸步要最后才练,开始也可以练,很容易就能掌握,练二十分钟,就能移动得潇洒飘逸。
但练了等于白练,因为腿上没有功夫,寸步移动得再快,两腿不受力,敌人一击就倒了。
得用弓箭步把两腿练出了功夫,再学习寸步。
寸步之所以能“制敌所不备”,因为寸步是身形不动而变了方位,隐蔽性强,敌人不好提防。
寸步的脚下小动,对于敌人,就是突变了。
寸步也是保命之法,当自己被敌人逼入了死角,身形给困住时,腿迈不出去了,就要靠寸步来救命。
在没有活动余地的地方,寸步一移,在死角里找出生门。
寸步有两种移动法:一、后足蹬地,催动前腿,两腿一块前移——此法以后足发动;
二、前足前移,牵扯得后腿跟上——此法以前足发动。
第一种练法,大多数人稍练即能掌握,需要下功夫的是第二种练法,因为这种寸步里有牵扯,与践步的牵扯一致,只不过微小得多。
多作践步练习,才能掌握第二种寸步,等第二种寸步练成了,再使践步时,也能把践步提高了,更为隐蔽有力,所以寸步与践步相得益彰。
危机的时候,往往是势力已尽却收不回来的时候,此时重心多在前足上,就要直接由前足作力,带着全身转向。
学会前足发动的寸步,在实战时才可以应急。
等两条大腿内侧的筋练成了,两足就不分哪只脚发动哪只脚了,可一块移动。
两腿内侧的筋形成了合力,不用脚行寸步,用腿行寸步了。
腿的位置比脚高,腿上出来的功夫也比脚巧妙,以此类推,如果胯筋练成了,以胯筋行寸步,更高级。
用脚行出来的寸步,最好只做向前的移动,向其他方向移动,容易重心紊乱。
而腿筋成就后,两腿可以受力,前后左右任意移动而稳如泰山。
不管练什么功夫,最后到要归结到几条筋上,筋不成,功夫不成。
筋是功夫耗出来的,形意门人彼此间以名号相认,以信物相认,还以筋相认。
身上没几根练成的筋,无人承认。
李老一个在乡下的师弟找他,说:“师哥,你看看我这块儿。
”
李老一摸,那人小腿肌肉里的筋像蛇一样,沿着骨头往上爬,李老心里就有数了:“嗯,是师父教的。
”认了这个师弟。
寸步是短距离的移动,寸力是短促的发力,薛颠写出的寸步要点为“全用寸力”,表明走寸步时,不能只是两只脚的运动,而是周身“腾”地一个短促发力。
寸步需要有整劲,这个“全身寸力”,不是走步走出来的,而是打拳打出来的。
寸步需要很深的拳功。
所以没有所谓的步,都是力。
步是力的外化。
(本章完)
喜欢开局签到刑警队请大家收藏:()开局签到刑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