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定计,欲战曹操(1/3)
“曹军来攻,如何不战!杨小弟何言自取死路耶?”刘辟承认杨平的大局观很强,能把周边局势看得很清楚,让他们四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现在他们和曹军对峙,相距不到五十里,如若不战,才是死路一条!
“四位兄长自问,许县五万羸弱之兵,能战胜曹军吗?”杨平正色问道。
刘辟四人极不服气,急性子的何曼嚷道:“我等自有破敌之法,我等……”
话没说完,就让刘辟打断了。
“这是没拿我当自己人呀!”杨平也不恼,带着笑意问道:“四位兄长准备夜袭曹营,此必败也!”
刘辟四人大惊,围着杨平厉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知道的,当然是从书上知道的,我还知道你们失败了,何仪、黄邵、何曼被当场斩杀,刘辟降曹。
版梁之战后,黄巾军余部彻底消失!”
杨平脸上仍带着笑意,心中想着眼前四人的结局,不急不徐的解释道:
“四位兄长莫惊,此乃小弟猜测之言,兄长之谋划,无有泄密。
”
“杨小弟神人也!”何曼听了杨平的解释,目瞪口呆的赞叹道,毕竟,夜袭曹营,是四人昨夜才想出来计策。
刘辟四人见杨平如此智慧,问计道:“杨小弟既猜到我等将夜袭曹营,又何言我等必败耶?”
杨平示意四人稍安勿躁,待其坐定后,开口道:“夫夜袭者,非精锐之兵不可!
四位兄长营中能夜视者(古代因因营养不良,几乎人人都有夜盲症)几人?
上万人的战斗,当有统一指挥,方能不乱,四位兄长如何在夜间协同作战?
曹操治军严谨,屯兵版梁,必定深壕坚壁,戒备森严。
兄等可有内应?”
杨平的三个问题,明确的告诉刘辟四人——你们手下士兵太垃圾,九成九因为营养不良,患有夜盲症,天一黑就是瞎子,打个屁的夜袭!
你们四人的指挥能力也是垃圾,连统一指挥都做不到,还敢打夜袭战,那就是去送死!
再一个就是,你们的对手强得可怕!
杨平说话很柔和,但话语很刺耳,刘辟四人不忿,但也无法回答杨平的问题,太丢人了!
刘辟的智商、情商在四人中最高,一番思考后,知道夜袭曹营毫无胜算,郑重的起身,对杨平行礼道:“若非阿弟之言,愚兄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也!
夜袭之法不行,兄等该如何行事,方能解覆灭之危?”
何仪三人也起身行礼问道:“杨阿弟计将安出?”
杨平请四人安坐,这才指着舆图说道,“我们所在的许县属颍川郡,境内世家林立,早有子弟在曹操手下出仕,比如荀彧、戏志才等。
若曹操来攻,我等必腹背受敌!
故而,这一仗,我等胜算渺茫。
战争的目的,无非是消灭敌人,壮大自身。
细作来报,曹操此战,一为颖川郡的地盘,二为四位兄长手下的三十多万人口。
豫州一马平川,无关山险隘可阻敌,这是地利不在我等。
颖川世家心向曹操,这是人和不在我等。
春寒乍暖,曹军有衣甲粮秣,而我等皆赤足也,这是天时不在我等。
”
杨平扫视四人一眼,提高声音道:“故而,颖川是死地也!既是死地,何必再守?!”
“杨小弟言之有理。
”四位草莽能管理数万人,也不是笨人,这场仗,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如何能胜!
“既不能胜,投曹操如何?”黄邵代四人询问道。
“哈哈哈……”杨平大笑。
“杨小弟何故发笑?”何曼不解道。
杨平起身,周身气势一变,由邻家小弟之温和变成下山之猛虎!
刘辟四人惊坐起身,抚剑而立。
“呵呵!我笑四位兄长自寻死路也!”杨平示意堂内随从稍安勿躁后,冷笑道:“众兄长可忘记当年,那曹操起兵屠杀黄巾义军乎。
曹家累世官宦,看我等贫民如蝼蚁,四位兄长于操眼中,贼寇也,安能相容。
”
黄邵复问:“某听闻,曹操礼贤下士、唯才是举,另,前时曾收降青州之黄巾。
我等去投,曹操怎不相容?”
杨平冷冷的看着四人道:“礼贤下士,汝为士耶?一介草莽黔首,值得曹操礼贤?!
唯才是举,四位兄长自问有何才情?!
至于收降青州黄巾军,四位兄长,岂不知——得其民而杀其将!
你等投降曹操,曹操看中的,无非是四位兄长手下的部众,既得其民,四位兄长还有何用?留着掣肘吗?!”
杨平的话说的毫不客气,直接打碎了刘辟四人心中投降的那点小心思。
“既不得降,杨小弟且为兄等谋划一条生路。
”刘辟四人再次对着杨平躬身行礼。
杨平从进门开始,送礼、拍马屁、拉关系、显摆智商,铺垫了这么多,终于让刘辟四人低头向他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