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定计,欲战曹操(3/3)
心胸激荡的四人相互看了一眼,下定决心,对着杨平躬身行礼道:“杨阿弟,兄等愿听弟之调遣,共抗曹操!”
杨平终于用领先千年的见识,折服了刘辟四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指挥权。
杨平起身向四人回了一礼,“四位兄长,此战,我等只为活命,杨平定与四位兄长同舟共济。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礼毕,杨平从身后壮汉手里拿过一块绢布,递给刘辟道:“刘家阿兄,你回营后。
散布童谣与部众之间,尽起部众南下,除粮食、武器之外,笨重之物全部丢弃,轻装速进。
应派先锋之人,在颍河上搭建浮桥,大部队渡过颖河之后,留三千人驻守浮桥,若有流民南下,应尽量接纳。
曹军到时,烧毁浮桥,撤退到沙河南岸坚守。
兄率主力到汝南后,一面遣使寿春,言说我等依附袁术。
一面聚拢部众,整理无主之地,不要耽搁春耕。
”
刘辟接过绢布,开口询问:“若曹军来追,如何奈之?”
杨平示意他稍安勿躁,将一块帛书交给何曼,“何家大兄回到营地后,同样散布童谣,集结部众南下。
在颍河上搭浮桥……曹军到时,同样烧毁浮桥,撤至沙河南岸坚守……”
何曼接过帛书,抱拳应“是”。
杨平又递帛书一块与黄邵,道:“黄家阿兄,你依帛书之计行事,如此这般……”
最后,递帛书一块于何义,道:“何家阿兄,许县背后便是颖河,你如此这般……”
“杨阿弟,既然我等准备在汝河以南发展,为何还要坚守沙河?”黄邵问道。
杨平指着舆图上沙河与汝河之间百余里地的狭长地带,说道:“四位阿兄,战争之势,需要留足够的战略缓冲空间,必要时,以空间换时间。
”
杨平说的很直白,但“时间”这个词,四人知道,“空间”这个词,大概也能理解,合到一起,他们就有些迷糊了,但这并不妨碍四人崇敬的目光。
看这四人已经较为信服自己,杨平才说出了惊人之言,“四位阿兄,杨平从营地内选出了两千青壮,一千为战兵,一千为辅兵。
小弟决定带着两千人,阻挡曹军主力,为四位兄长撤退,争取时间。
”
四人大惊道:“杨阿弟以两千兵,对抗曹军为我等断后,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如何使得?”
杨平大义凛然的说道:“不如此,曹操焉能放兄长等安然南下!我黄巾军余部如何能存于世间?!”
“杨阿弟,你的兵太少了!”何仪被大义凛然的杨平感动到了,下定决心说道:“兄惭愧耶,愿意挑选营中青壮千人,补充阿弟之军。
”
黄邵赶忙应和道:“兄也挑青壮千余人,补充阿弟之军。
”
何曼行礼道“兄亦挑青壮千人,补充阿弟之军。
”
三人说完看向刘辟,刘辟抱拳说道:“兄亦挑青壮千人,补充阿弟之军。
”
杨平心中乐开了花——我铺垫了这么多,还不是为了你们手下的兵,甭说你们每人给的这一千人,就是你们留在沙河南岸的四部一万多人,这场仗结束后,也该姓杨了!
杨平心中兴奋,但却正色的给四人行礼道:“杨平,定不负四位兄长。
四位兄长大部队未过沙河,杨平战至一兵一卒,亦不放曹兵过颍河。
”
刘辟四人大为感动。
却见杨平又将一张帛书交予刘辟,“刘家阿兄,即便此次我等安然抵达汝南,如果颍川之地为曹操所占,我等在汝南,亦如头顶悬剑,不得安宁也!
阿兄归营后,选能言善辩之士,依帛书之言,去往小沛吕布处求援,如此这般……
吕布乃曹操必杀之人,必然会来豫州乱中取利。
”
刘辟四人看了帛书后,赞叹道:“杨阿弟好计策!”
随后,五人就细节问题,展开商讨。
喝干杯中酒后,杨平向刘辟四人道别:“四位兄长,杨平这就回营中点齐兵马,明早出发。
”
又对着刘辟说道:“刘家阿兄,且尽快遣使寿春、小沛,此为重中之重也。
”
为什么让刘辟派人出使,还不是这几个人中,就刘辟还有些名声,这狗日的汉末世道,没点名气,哪个诸侯愿意搭理你!
刘辟知道轻重缓急,自是应下。
杨平带来的竹甲,已经从双轮板车(图1)上缷了下来。
杨平上车,与刘辟四拱手道别。
随着一声令下,鼓声响起,两队一百多人,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城门而去。
刘辟看着远去的百人队伍,感慨道:“杨阿弟真神人也,一月不到,竟练出如此精兵。
昔年皇埔嵩所领的御林军,亦未有此等精气神也!”
何仪三人点头应是。
随后四人各自骑马回营,安排南撤事宜……
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请大家收藏:()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