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3)
材生意的聂家五少爷,两人年岁相当,若是按生辰算聂五爷只比吴大小姐大半岁。
吴夫人觉得聂少爷有些小,女人老得快,所以她觉得聂五少若是比吴大小姐大个两三岁就好了。
聂五少只有三个哥哥,有一个四哥虽然过了百日入了宗谱,却在三岁时夭折了,听说有两个庶姐妹,不过在乡下的别院居住。
三个哥哥中除了大哥在老家,另两个哥哥早就搬到外面去住了,所以吴大小姐嫁过去不会有妯娌,只有一个婆婆,而这个婆婆是个继室,聂五少是聂老爷嫡妻最小的一个儿子,嫡妻在聂五少七岁时去世,三年后聂老爷才续了弦,吴夫人当时还特地送了贺礼去。
当时聂家搬到镇上来时,原来的聂夫人只带了最小的儿子,而将大儿子留在老家守家业,没想到刚搬到镇上就累病了。
吴夫人当时跟聂夫人认识的时候,她已经病重了,见过当年才五岁的吴大小姐后就要给聂五少订下当媳妇,说:“我说不准哪天一闭眼就走了,留下小五子实在不放心。
我们家爷是个没长性的,我也不指望他能守着空屋过,要是让后头的狐狸精误了我的小五的终身大事,我就是躺在地下也不能闭眼!好姐姐,我把我在外头的庄子留给你们家大丫头,只要她嫁进来,我的嫁妆都是她的!”
吴夫人又见过聂五少,五岁的孩子已经定了型,吴夫人在镇子上住了小半年,看得出来聂五少是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那时就知道哄聂夫人喝药,安慰她养病,知道在聂老爷和聂夫人中间和稀泥。
这亲订下后,她盘算着聂家人口简单,吴大小姐嫁过去只需要听聂五少一个人的,公公不能直接管儿媳妇,上头又没有婆婆。
聂家几个哥哥都没跟聂五少一起长大,情分不深,想来妯娌之间应该也不需要多应酬。
小姑子都是庶出又在乡下,掀不起风浪。
聂夫人去世后,吴夫人亲自去吊唁,在那里陪了聂五少一个月,是去吊丧的人中最晚走的,之后每隔三个月就命人往西镇给聂五少送东西,疼他比疼亲儿子也差不多。
衣食住行,学问前程,聂五少也渐渐与吴夫人亲近起来。
前年是聂夫人去世整三年,聂老爷娶了个继室,吴夫人把身旁得力的管事和婆子派过去帮忙,守着聂五少过了小半年才回来,婆子说聂五少捧着吴夫人亲手给他缝的衣服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直喊娘。
这三年聂五少跟吴夫人越发亲近,知道吴大小姐差不多该打家具办妆奁了,自己使了人将近几年西镇时兴的家具样子送过来,他这份体贴周到倒让吴夫人喜欢,近几日送信来又说明年聂老爷会让他进铺子学着管事干活,吴夫人松了口气,听说那个继室还没生下孩子,吴夫人天天焚香求菩萨保佑千万别让那个女人再生下个一男半女的。
吴二小姐听得觉得那聂府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大姐今年才十四,要到出嫁还要两年,这两年里聂府那个继室要是生下个儿子,聂五少这个小儿子在聂老爷那里还能吃香?
吴夫人说得口干,坐起来倒了茶说:“聂夫人的嫁妆是她亲手给我的,一直是我在管。
每年的银子一部分放起来,一部分预备着给聂五少用,聂老爷要是真不念旧情,大姐嫁进去也不必看那个女人的脸色,搬出来单过也行。
”
吴二小姐叫道:“好轻松!大姐运气真好!”
吴夫人被她的话气得呛到,抡起拳头轻轻捶了她几下骂道:“胡说八道!”
吴大小姐长舒一口气,以前只知道自己未来要嫁的人家姓聂,是个小儿子,还担心会是个被宠坏的小子,这样一听倒觉得他那么小就没了亲娘,爹又娶了继母,不由得心生怜惜。
第21章
段浩方被他大伯从南方带回来后,没让他回家,而是带着他先去了段家大宅,见段老太太。
段家老太爷如今已是六十高寿,称得上是老当益壮。
四十岁的时候跑到南方去作生意,从此就在那里扎了根,儿子媳妇一大家子都扔在老家不管。
段家老太太几次要去寻段老太爷,去了几回都让他给哄了回来,没办法只好把大儿子送过去,美其名曰让他替兄弟几个孝顺段老太爷。
谁知大儿子去了之后,竟也在那里扎了根,生意听说是越做越大,每年送回来的银子也是越来越多,段老太太将信将疑,人前笑得开心,人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