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3)
,跟你嫂子表决心吧。
和我一起好好读书吧。
”
秦铭皱皱眉,目光轻飘飘地别过去,“嫂子,官场贪污枉法,是世间最黑暗的地方。
大家并不是只有进官场这一条出去,没必要把话说死了。
我就觉得卖卖花、种种地,采菊东篱下,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
”
唐惊燕瞪大眼,这、这是个现实版的陶渊明?!孩子,陶渊明是很穷的啊。
你有温家这层关系,你甘心去种种地除除草?哦你要喜欢去种地种草,在自家的大院子也能种啊。
你不是还想拉着温家那位体弱的小丫头跟你一块儿吃苦吧?天啊,你怎么是这么个奇葩!张氏说你不喜欢读书,我还以为你只是不喜欢读书,原来你是这么有理想的孩子――你压根就不喜欢我们过的日子是吧。
苏卓侧头看妻子那个惊讶至惊恐的表情,又想笑了:惊燕,这下你知道为什么你说完话,我就笑了吧?咱们这些俗人的想法,和秦公子完全不在一条线上。
正文劝说
针对秦公子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唐惊燕自动闪避。
这是一位公正无私的人物,咱们俗人不要挡道了。
你有什么理想,还是都先去科考吧。
考中考不中,出来再说。
说不定如果你没考中,温静会突然反应过来你是个废物,就醒悟过来不和你在一起过一辈子呢。
于是唐惊燕远离他们,去温府见张氏,想告告状,让张氏要不要对这门婚事再考虑考虑。
张氏说的保守,什么这是温静的意思啊,这是老太君和温夫人的意思啊。
她却不提,她作为办事的,她也从未反对这门婚事。
唐惊燕知道张氏有自己的考虑:张氏是温家大奶奶,温静是温家小姐;张氏最宽的心不过是让温静嫁个不错的相公,离开温家;张氏并不希望温静的未婚夫太了不起,以后招着温静管张氏要权。
张氏喝着茶,听了唐惊燕诉说的关于秦铭的种种,淡淡一笑,“采菊东篱下,挺有骨气的啊,和温静挺有共同语言。
”
唐惊燕白她一眼,“是,我明白,存在即合理。
但我觉得,秦公子这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整天一点实事都没做出来,就是脑子里乱七八糟想得太多了。
虽然秦公子不喜欢读书,但我依然认为这是文人的通病。
愤世嫉俗,期期艾艾,就忘了想自己几斤几两,凭什么怨怒社会感叹命运不公?如果他是这样就算了,但是温静也是这样的话,我觉得他们两个并不合适,虽然志趣相投。
一对夫妻,最起码要有一个人知道柴米油盐吧?除非你们打算养他们一辈子。
”
张氏扯嘴角,懒懒看她一眼,眼中努力做出惊奇的反应来,“咦,你怎么知道?我们家是打算养着他们一辈子啊。
公子哥大小姐的过法嘛,正常。
”
唐惊燕气,正要再说。
听窗子外平姑讶然的声音,“温小姐,你怎么光站在这里,不进去啊?”
屋里的唐惊燕和张氏一惊,连忙下榻,追出屋子去。
果见温静站在屋檐下,面色有些白地对她们两个笑笑,“嫂子。
”
一看这反应,唐惊燕心底就打突:完了,小丫头听到不该听的话了。
好像是我和张氏专门在背后嘲笑人似的。
但天地良心,我真的没这么想过啊。
我不过是为了小丫头的未来幸福,希望张氏拆散温静和秦铭。
啊呸!这个理由更不能说!温静知道了还不直接吐我唾沫。
我我我……我还是让她认为我在说坏话好了。
温静则是有些黯然地垂眼,她冰雪聪明,左右看看两个嫂子的反应,都张了张嘴,但好像都犹豫着不知该怎么跟自己开口。
温静有些尴尬:嫂子们,你们说点什么呗?总不能让我开口告诉你们“我就是路过,我什么也没听见”吧?要争吵还是要反目,咱们划出个道啊。
别这样沉默啊。
温静再看看,两个嫂子真的打算沉默的样子。
她心底下沉,难道我和秦铭真的这么糟糕吗?我们不喜欢经济史学,不喜欢柴米油盐,我们觉得官场黑暗、宁可不涉足,就喜欢读读书对对诗,这在你们这些掌家的大奶奶眼里,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不识好歹吧?这样想着,温静真的诚恳问出来了,“两位嫂子,真的觉得我这样……是废物,不好吗?”她还没有嫁给秦铭,不能张嘴闭嘴把那个人花在嘴边。
所以温静只说了自己。
唐惊燕望天,也不能这么说吧。
没有出阁的贵族小姐,大都像你这样清高冷傲,觉得我和张氏这种爱财小气简直掉你们文人的架子。
我也不是说天天读书写诗不好,我们家的小姑子苏善水天天跟你混在一起,也一样天天的作诗作画。
可我家小姑子好歹偶尔帮我和婆婆管管家,知道柴米油盐,而且也不反对这些事。
人都要吃饭喝水活下去,一家子的生计落在你身上,你当然要扛起来。
你怎么能说因为你不喜欢这些,所以你就不管这些呢?我们让你们读书,是为了熏陶你们美好高贵的情操吗?明明是为了让你们明事理啊。
张氏看唐惊燕,自己不打算开口。
今天的话题是唐惊燕挑起来的,张氏从来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