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3/3)
搁现代,女的早跟人跑了。
沈曦也知道自己这是谬论,不过看着安静的瞎子,沈曦忽然就觉得这样也不错,虽然这个男人又聋又瞎又哑,和自己又没什么感情,不过最起码,他不会象赵译一样离开自己,也不会象赵译那样在她心上悄悄的捅刀子,如果自己愿意,他会一直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自己这一世,永远不会再是一个人,永远不会再孤独了。
没感情怎么了,没感情也照样能过一辈子,他养不了自己,没关系,自己有手有脚,自己养他,有个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人陪在左右,不也是挺好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趁宝宝在看电视,抓紧时间更新。
看文的亲吧,多给点意见吧,总也没写文了,感觉写出来的文有点散,有点乱,缺点多多。
欢迎大家指正。
还要谢谢3165190同学,扔了个地雷,地雷是什么?类似于起点的月票吗?许久没来,我已经奥特了,大悲~
☆、8
对于生炉子,由于已经有过了痛苦的经验了,所以沈曦是记忆深刻。
再一次生的时候,她没怎么费劲就把炉子给点上了,而且知道煤很禁烧,只爬起来填了一次煤,这一宿,倒没怎么缺觉。
瞎子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但睡觉很是警醒,沈曦动一动他都会醒,只不过他是不动弹不起身罢了,而且对于沈曦半夜三更带着一身凉气钻进被窝的行为,他也如同个木头人一样,不理不睬,没有任何反应。
经过昨天一天,早市上不少人都知道来了个卖粥的,能在那坐在那吃粥,还能吃到免费的咸菜,所以沈曦的生意比昨天更好,幸好沈曦做的粥也比昨天多。
照样是忙碌的一早晨,孙家老俩口照样是来帮她的忙。
沈曦实在是过意不去,在卖完粥后,特意和老俩口谈了谈,老俩口每天帮沈曦端个粥刷个碗的,沈曦一天给他们十五文钱。
别看这十五文钱不多,一个月下来也差不多有半两银子呢。
这个工资,沈曦给的不算低,就算是店里雇的大伙计,一天也就十来文,小伙计两三文的都有,何况沈曦这儿连半天的工都没有。
孙家老俩口自然是推却,只说帮帮忙就可以,不过沈曦已经打听到了他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平时只靠女儿接济度日,过的十分艰难,沈曦不愿占两个老人的便宜。
就这样,沈曦的生活就算是安定了下来。
上午卖粥,下午或打扫卫生或去邻里家串串门。
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之后,沈曦很快就和邻居们混熟了。
沈曦家左边,是一家高姓老夫妻,带着两个孙女生活。
老俩口性子有点古怪,沈曦前去拜访的时候,不欢迎不说,还用防贼一样的眼光防备着沈曦,搞得沈曦十分不自在,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赶紧告辞了。
后来她和郭婶说起这件事,郭婶说那老俩口有点钱,就觉得谁都惦记着他们的钱,加上儿子不在家,就整天疑神疑鬼的,怕有人偷他们的钱。
他们家整天都闩着门,从来不和别人走动。
沈曦听了这事,自然也就再也不登门了。
沈曦家右邻是一户姓张的人家,有六口人,老两口加两个儿子一个媳妇一个四岁的孙子。
这张老头一家倒是和气的很,特别是他们家的媳妇翠姑,直爽大方,和沈曦很对脾气。
来往了几次,两人就姐妹相称,混的很熟了。
其他附近的人家,沈曦也都一一拜访了,不过是随便叫一些婶子嫂子叔伯大爷罢了,善良和气的人家,沈曦就偶尔去串串门,那些不好说话或名声不好的,沈曦就碰面时打个招呼,不再深入交往。
沈曦为人和善,做事也大方,在附近很得人缘,很多姑娘媳妇都乐意和她交往。
不过这个时代对男女之防还是很严格的,虽不比明清时候严格,大姑娘小媳妇也没什么随便在外面逛悠的。
一听说沈曦家有个男人,年轻的姑娘媳妇们都不敢来沈曦家串门,只有郭婶等一些上了年纪的妇人,没有了这个顾忌,会偶尔来找沈曦坐一会儿。
这一天下午,郭婶带着三个妇人来找沈曦,沈曦赶紧把几个人让进了屋里,边沏茶边笑道:“今天这是吹的哪股风呀,把几位婶子一起吹来了,这可真是难得,婶子们快请进屋喝茶。
”
“瞧沈娘子这嘴,说出话来就让人爱听。
”几个人一边取笑着,一边在炕沿上椅子上坐下。
这几个人中,郭婶最为年长,她发话道:“沈娘子,我们今天是来和你说个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