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胶东风云(3/3)
迷惑日军机关,其余各部继续向前推进,要求在5内抵达指定位置,同时展开针对性训练和战前动员。
海军方面要随时监视日本海军的动向,‘雷’计划要在指定期限内完成,‘黑’计划可以着手实施……”
“是
在帝国紧锣密鼓筹划胶州攻略时,日本方面也没有闲着。
针对帝国政府出乎意料的强硬态度,日本内阁进行了专题讨论。
在一番争论之后,得出的一致性结论是认为中国是色厉内荏,无非是强撑面子硬表态而已,估计会在最后关头让步,陆军省地好战分子甚至提出,如果中国不屈服,那就把整个山东都拿下来。
虽然山本权兵卫首相没有拒绝这种提议,但在随后审定的作战方案上,还是选定青岛作为主要作战对象。
为了继续披上英日同盟反对德国的伪装,日本海军特意邀请驻扎于香港的英国老式战列舰“凯旋”和威海卫地4英国旧驱逐舰加入日本舰队。
几乎在海军编组完成的同时,日本用于陆地进攻的兵力也同时集结而成。
担任日军进攻的先遣部队为加强后地陆军第18师团,司令官则为神尾光臣中将。
第18团在加强前原本拥有第23和24兵旅团、1个炮兵和骑兵联队、若干工兵和后勤大队,通过加强另外还附加了第29兵旅团,第6和第12团也各自派遣出了一个步兵联队,因此最后完成加强的先遣部队总兵力达到近6万人,英国方面同样派出了第2南威和第36锡克团第2。
同海军兵力相类似,英国陆军也在此役中扮演配角,不过其锡克团所部的战斗力非常强悍,算得上精兵强将。
由于青岛战役的特殊性和力量对比地不平衡性,几乎所有日本将领都将其看作为一边倒的战争,认为毋须花费多少力气就可以实现目标,因此有很多人争夺这一指挥官的位置。
神尾光臣虽然也是中将,但在日本陆军中一直以谨慎而非勇猛著称,这次选中他为前线指挥官,无非是看中了他谨小慎微地特点。
在军部眼中,具有数量优势地皇军获得胜利只是时间问题曾有人公开扬言6小时拿下青岛,因此并不需要像日俄战争中乃木希典将军那样地“肉弹派”将领,日军所需要的是将青岛战役变成一次“宣传样板”式地作战,需要的仅仅是最后胜利,并不看重时间问题,也不希望像夺取旅顺203地那样付出惨重的代价。
828,日本第二舰队主力舰取直线航程抵达青岛附近。
巧合的是,两天后台风就袭击了胶州湾海面,日军“白妙”号驱逐舰被大风吹到胶州湾外灵山岛近岸处搁浅,船员只能弃舰逃跑。
4后,在风平浪静之后,德军“美洲虎”号炮舰在海岸炮台的掩护下冲出港口将其击沉。
随着日军舰队的陆续汇聚,加藤定吉宣布自830起封锁胶州湾,北纬356.7度,东.船只通过,并要求仍旧在此水域逗留的船只在24小时内离开.=次日,日本占领胶州湾外海中的一个小岛并升起日本国旗,诡称这是夺取德占领土的开始,实际上岛上连一个德军都没有,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民众。
帝国政府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但无论英国还是日本都不予理睬,反而进行了变本加厉的调兵活动。
日置益甚至还跑到外务部,叫嚣中国军队的存在妨害了英日对德国的进攻,威胁要用武力将“妨害”进攻的一切障碍予以扫除。
或许,只有用武力才能让他们清醒一点……第三次机遇第四卷第五章胶东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