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群贤毕至,儒道争辉(3/3)
轻抽出非攻剑,眼神专注地看着年轻儒生。
他的身上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势,让周围的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
两人瞬间交手,年轻儒生剑法凌厉,招式刁钻,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
但沈砚秋却不慌不忙,他以静制动,巧妙地化解了年轻儒生的攻击。
同时,他利用非攻剑的独特性能,每一次反击都恰到好处地击中年轻儒生的破绽。
年轻儒生渐渐落了下风,他的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沈砚秋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收起了剑势。
“儒生兄剑法精湛,只是稍欠火候。
在下的非攻剑也不是轻易能抵挡的。
”沈砚秋微笑着说道。
年轻儒生满脸通红,他知道自己不是沈砚秋的对手,但心中却对沈砚秋有了几分敬佩。
掌教看着这一幕,微微点头。
他对沈砚秋的态度更加认可,同时也意识到,要想让儒家与沈砚秋等人更好地合作,还需要解决内部的一些矛盾。
为了进一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智慧,也为了在儒家圣地站稳脚跟,沈砚秋接受了掌教的邀请,在学宫讲学。
学宫中挤满了儒家弟子和前来求学的学子。
沈砚秋站在讲台上,神色从容。
他开始讲述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对修行之道的感悟。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然而在修行之路上,不仅仅是学与思的问题。
儒家的经典固然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但修行之人更应明白,实践出真知。
”沈砚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
他的话语引起了众人的思考,一些年轻的学子纷纷点头赞同。
但也有一些保守的儒生皱起了眉头,认为他的观点与传统儒家思想相悖。
一位资深的儒生站出来反驳:“沈公子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修行之路,当以遵循传统为根本。
若肆意创新,恐会误入歧途。
”
沈砚秋微微一笑,他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驳。
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前辈所言极是,遵循传统固然重要。
但时代在变,妖魔的威胁日益严峻,我们若不能与时俱进,如何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就如同这《论语》中的道理,若只是死记硬背,而不结合实际去思考和运用,又怎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这位儒生一时语塞,但又不甘心失败。
他又提出了一个关于经典解读的难题,试图难住沈砚秋。
沈砚秋不假思索地开始讲解。
他从经典的字句出发,深入剖析其中的含义,同时又结合自己在修行中的实际感悟,给出了一个独特而合理的解释。
他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在场的人无不折服。
掌教看着沈砚秋在讲台上从容不迫的样子,心中十分欣慰。
他知道,沈砚秋不仅实力强大,而且智慧过人,日后必将在儒道两家的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过这场讲学,沈砚秋在儒家圣地的声望大增。
许多年轻的学子对他敬佩不已,纷纷前来请教。
而那些保守的儒生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沈砚秋的观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砚秋与儒家的合作逐渐深入。
他们一起研究应对妖魔之策,共同推动修行之道的变革。
然而,沈砚秋也清楚地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妖魔的阴谋远未结束,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诗剑长生:儒道妖魔卷请大家收藏:()诗剑长生:儒道妖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