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地区表彰(1/3)
大礼堂的镁光灯刺得陈志远睁不开眼。
他下意识扯了扯中山装的领口,绸缎面料在手指下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这件价值八十元的"礼服"是苏晓梅坚持要他买的,此刻却像铠甲般沉重。
"陈志远同志,请上台领奖!"
扩音器里的声音在县礼堂穹顶下回荡。
陈志远起身时,听见身后传来小声的啜泣——是苏晓梅。
这丫头从早上就开始哭,连颁奖台前的红地毯都能让她红了眼眶。
台阶比想象中陡。
陈志远迈步的瞬间,瞥见前排就坐的赵建国。
这位曾经的县工商局局长如今面色铁青,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如同淬毒的银针。
在他身旁,王建军正咬牙切齿地在小本子上记录什么。
"授予红星食品加工厂'地区先进乡镇企业'称号!"
绸缎奖状递到手中时,陈志远才发现自己掌心全是汗。
奖状右下角盖着州地区行署的大红印章,在镁光灯下鲜艳得刺目。
前世他拿过无数奖项,从"十大经济人物"到"亚洲商业领袖",却没有一张奖状能让他喉咙发紧。
"请企业家代表发言。
"
话筒杆冰凉如铁。
陈志远调整高度时,看见台下第一排的李国栋正对他微微颔首。
这位改革派官员今天特意系了条红领带,像面小小的红旗。
"我们厂能月产万瓶辣酱,靠的是三件事..."陈志远的声音在礼堂里产生轻微回响,"第一,科学管理代替大锅饭;第二,按劳分配打破平均主义;第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角落里的摄像机。
周雅说过,这次表彰会要上省台新闻。
"...第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掌声如雷。
陈志远却注意到赵建国突然起身离席,皮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愤怒的节奏。
这个细节让他想起前世某次商业论坛,当他在台上分享创新经验时,竞争对手也是这般拂袖而去。
散会时的人流如同潮水。
陈志远被各级领导围住握手,中山装口袋很快塞满名片。
最让他意外的是县供销社主任的邀约——对方提出包销他们全年产量,价格上浮15%。
"陈厂长!看这边!"
周雅的声音从记者席传来。
她今天换了件米色风衣,在一众蓝灰制服中格外醒目。
相机快门声中,陈志远下意识回头寻找同伴,却发现苏晓梅正被一群女工围着查看奖状,而秦雪则在与卫生局的领导交谈甚欢。
"独家专访,今晚八点。
"周雅趁握手时塞来张纸条,"带上你的小会计,我有个惊喜。
"
回程的吉普车上,奖状被苏晓梅紧紧抱在胸前,像抱着什么易碎品。
王小军不断摆弄着附赠的钢笔——英雄牌金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只有王丽华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仔细阅读着刚拿到的《优惠政策汇编》。
"看这条。
"她突然指向某页,"试点企业可以申请外汇留成!"
陈志远心头一跳。
在1981年,外汇额度比黄金还珍贵。
若能直接进口包装设备,产能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但更让他在意的是文件末尾的小字:入选企业可派员参加广交会。
"下个月就报名。
"他立刻做出决定,"重点突破华侨商场渠道。
"
车子驶过公社供销社时,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原来供销社门口贴出了大红喜报,上面赫然写着"本社代销红星辣酱,月销千瓶!"苏晓梅扒着车窗数了数排队的人头,突然倒吸一口凉气:"比上周多了一倍!"
"现在知道奖状的分量了?"李国栋不知何时出现在车窗外,"老百姓认这个。
"他压低声音,"赵建国刚被纪委约谈,你们可以松口气了。
"
这个消息比奖状更让人振奋。
陈志远想起那个被秦雪录下的谋杀证据,看来周雅的内参确实起了作用。
但没等他细问,李国栋已经挥手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