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亩产三千多?震惊朱棣永乐朝的第一国师!(3/3)
他上来就是大开大合的一掌。
内力含于掌,生于丹田!
看似威风不已。
却也留了手。
朱瞻墡看了一眼欲要拔刀的丁白缨,示意她别动。
丁白缨收到命令,这才退到一旁。
刹那间,姚广孝也一掌轰在了朱瞻墡肩头。
大和尚眼底里皆是大喜!
果然,这小子本事不行。
连自己这样简单的攻击都躲不开。
姚广孝正要喜上眉梢地抽手
可是,忽然间!
一阵强大的吸力,牢牢地将他的手给吸住了!
这令姚广孝脸色大变!
顷刻间,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力,就朝着他扑面而来。
朱瞻墡浑身的衣裳也凌厉作响!
——不好!
强大的力道!
猛然生出。
直接将姚广孝给震飞了出去。
大和尚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一口鲜血就从口中喷涌而出。
好在朱瞻墡收了内劲。
未用尽全力。
姚广孝不至于一命呜呼。
朱瞻墡讪讪一笑,抱拳道:
“大师,这可跟我无关啊!”
“咳咳咳……自然,自然!”
姚广孝老脸一红。
“那就先行告辞了。
”朱瞻墡转身离开,还不忘道:“大师,小麦稻谷长出来的时候,记得差人来告诉我好消息。
”
伴随着朱瞻墡跟丁白缨的走远。
老和尚赶紧打坐疗伤。
“好家伙!这小子是人?”
“竟然比那女娃娃还要厉害百倍!”
“咳咳咳……唉哟,下手真重!”
这时,朱棣也推开门快步走了出来。
他根本没有关心姚广孝的伤势。
而是径直冲到石桌旁。
直接将那两袋种子给拿了起来。
细细端详,细细观察。
眼中满是狂喜!
但又难以置信。
“大和尚,你觉得是真的吗?”
朱棣头也不回地问道。
“你好圣孙说的,种一种不就知道了?”
“好,朕也等你的好消息!”
“皇上,此子可成就您的盛世,开创出千古未有的大业。
”
“朕,——相信。
”
……
太子府。
杨阁老急急忙忙赶来求见朱高炽。
一见面就急忙告诉了太子殿下。
一个不好的消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子爷,不好了,暗中保护监国殿下的锦衣卫来报,有刺客行刺皇孙!”
“你说什么?”朱高炽手中的笔掉到桌上,惊得站起身来,“你说小五被刺杀了?”
门口响起哐当一声。
就见太子妃站在屋外。
地上是摔碎的果盘。
散落了一地的水果。
“……小五!”
太子妃含泪冲了进来,拽着杨阁老就追问。
身为娘亲的太子妃眼里都是担忧,已经要哭出来了。
“太子妃莫慌!监国殿下,她有锦衣卫保护呢,而且那丁姑娘是一个难得的高手,她好好的护着皇孙呢。
”
杨阁老赶忙安抚。
“呜呜呜,我的小五!”太子妃闻言,当场就哭了出来,她冲着胖胖的太子爷朱高炽,扬手便打,一边打一边哭诉起来,
“谁叫你让我的小五做什么鬼监国的?你看看吧?你是不是觉着你妃子多了,儿子也多了,所以我这个糟糠给你生的最小的儿子,你就不心疼了?好好好,我回娘家——!”
太子爷那叫一个无语!
自己也没有几个妃子吧?
就太子妃和其她几个侧妃。
怎么还不心疼小五了?
“哎哎哎!”太子爷顿时一头两个大,“杨士奇,你赶紧说清楚,不然太子妃回娘家,我就找你麻烦!”
“啊?”
杨阁老老脸那叫一个郁闷。
这跟自己有啥关系呀?
“启禀太子爷,太子妃,监国殿下确实无碍,还不等暗中随扈的锦衣卫出手,丁姑娘就一个人把那些刺客们都给解决了。
”
杨士奇紧接着就绘声绘影地描绘了一番。
主打的就是——监国没事,丁姑娘神武!
“呜呜……白缨真是一个好姑娘。
”太子妃将泪水抹掉,憋着嘴,问:“那我家小五现在人呢?”
杨士奇这个内阁首辅,先是瞧了一眼太子,这才低声道:
“监国,他去栖霞寺了……”
“栖霞寺?!小五到了大和尚那里?”
朱高炽闻言有些吃惊。
难掩意外之色。
“对,太子爷,监国他去了。
”
太子妃自然也知道姚广孝是谁。
知道小五没事。
识大体的她此刻也不说话了。
而是看向当家的朱高炽。
朱高炽抱着手,低着头,来回走了几步。
随后才看向杨士奇,说道:
“小五去找大和尚肯定有自己的目的!至于这些刺客杀手们,肯定是冲着小五的新政来的!——不行,必须要彻查到底,将他们连根拔除!”
杨士奇点头赞同道:
“太子所言极是,看样子这群人就是冲着监国新政来的,他们现在是狗急跳墙了,之前我们还觉得欲速则不达,现在想想还是我们想简单了,这一股力量正如监国奏疏所言一样——早已做大!”
朱高炽脸上难掩怒火,“简直是大逆不道!如此势力,确实要抓紧除掉,现在我也支持小五这新政了,他们现在敢刺杀当朝太子之子,如今的大明监国,日后他们就敢谋害皇上!”
一向仁慈的朱高炽也已心生杀意。
朱高炽又交付杨士奇道:
“这样,从今天开始,内阁也好,还是我这里,都要坚定支持我家小五的新政,这群家伙们肯定还会出手。
只要出手,咱就能抓住他们,将他们给斩草除根!”
“没错,太子爷,这群人休想乱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杨士奇也越发坚定起来,“既然乱臣贼子们,都跳出来了,也就更印证了监国奏疏所言;这群人,看样子确实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一伙的势力……我大明,确实已经到了非要改革的地步!”
“是呀,正如小五说的,不要动不动就相信后人的智慧,欲速则不达,本就是一种退让!”朱高炽感慨万千,此刻更觉得自己儿子所言——句句属实。
——大明真的要变一变了!
朱高炽跟杨士奇商议了一番后。
也敲定了一些事情。
而晚点的时候。
朱瞻墡也回来了。
太子妃一听到自家小儿子回来。
急的是冲到前门。
原本还哭着的脸,顿时挂起怒火起来。
上手就一把揪住自家小儿子的耳朵!
“臭小子,真不要命了?”
“娘娘娘……!疼疼疼!”
“疼死你好了,不然当娘的就要疼了!这次看你长不长脑子……”
太子妃接着就是一通教育。
朱瞻墡只能乖乖受教。
最后,太子妃拽着丁白缨怎么看怎么喜欢,说了好一阵悄悄话。
朱瞻墡以为就这样了。
谁知道,自己老爹竟然也对着自己一顿上课。
朱瞻墡无奈,那是听了一晚上的小葵花课堂!
可怜天下父母心。
既感动又无奈。
……
三天后。
大同府城外。
朱棣的大军已经在此地安营。
身处于大帐中的朱棣,接到了一份新的密报。
不过这一次的密报有些特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这还是一份密折。
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们,联名呈上来的秘折。
监察御史们有一个特权——风闻奏事,直达天听。
这是从洪武年间就定下的规矩。
朱棣打开一番阅览后。
脸上不由得冷笑起来。
还是弹劾自家小孙子的。
说是群臣文武百官们,都一致要求更换监国。
朱棣合上这一份密折,一脸的老神在在。
“小五有本事!这才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将这群桀骜不驯的大臣们,给逼到联名给咱告状的程度!有点儿当年洪武爷还在世的味道了……这改革变法,可才刚刚开始!”
朱棣随手就将这一份密折丢到了面前的火堆里面,接着拿过铁钩,将这奏折给燃烧殆尽。
这一位永乐大帝的眼里,没有一点儿犹豫。
对于朝臣们的弹劾,他已然有了决断。
“来人——。
”
朱棣朝着帐外喊道。
“陛下,末将在。
”
“唤锦衣卫都指挥使左大人过来。
”
“是!”
一会儿不到。
左大人帐内拜见朱棣。
“参见陛下。
”
“左指挥使,朕要你带着我的一份亲笔旨意,还有这枚兵符调令,火速返回京城。
”
“是要交给太子殿下吗?”
“不,直接交给朕的好孙儿朱瞻墡。
”
“臣,领旨!”
喜欢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