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①⑨个故事!(2/3)
的珍珠,颗颗圆润,经由商贾贩卖到春秋各国,颇受世家贵族人士的喜欢。
吴国的淡水珍珠,称得上税收的重要一项。
简称‘珠税’,比例是十税三。
也就是说,采集十颗淡水珍珠的话,就要上缴三颗淡水珍珠作为税。
称不上高,也称不上低,毕竟其他国家的,有十税四,或十税五的都有。
相对来说,吴国的税收基本上都是十税三,真的算是仁慈之君会做的。
毕竟‘苛政猛于虎’,就是指的春秋战国时代,苛政杂税繁多,老百姓宁愿跑进深山,被老虎吃,都不愿意留在故土,接受官府的剥削。
吴国的政策宽松,相对其他国家,税收方面又低。
按理来说,吴国的治下百姓人数,怎么着也该春秋五霸国之最。
实际上,吴国的人口并不多
秦国位于苦寒之地,人口最少情有可原,可吴国一个地处富饶之地,堪称鱼米之乡的国家,人口比之楚国还要少,就有点儿过分。
苏清之思来想去,觉得人口增长不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吴国没有鼓励寡妇改嫁。
再加上情|色|文化丰富,堪称后世的霓虹国,人口增长的数据,自然就以缓慢的速度增长。
这种情况,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解决。
苏清之干脆就不解决,转而专心致志的搞基建。
如今路修通了,那么纺织业、水利工程,甚至屯田,种桑麻的事情都该搞起来。
于是乎,路修通后没多久,苏清之就叫上自从打了胜仗,就有点无所事事的伍子胥,苏孙武以及伯嚭,外加其他官员,开始讨论屯良田、种桑麻、建造纺织业的事情。
该说时代的局限性呢,苏清之的‘跳跃式’思维,除了苏清之自己外,没多少人能够理解。
而且官员们还越听越糊涂,终于伍子胥忍不住问道。
“大王能详细说说,大王是想怎样屯田种桑麻吗?自古以来,种植桑麻需要良田,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种植,同样需要良田。
大量种植桑麻,会造成良田被侵占。
而良田一被侵占,所带来的影响绝对出乎大王的意料。
臣觉得”
“武卿说得有理,只是寡人有寡人的考量。
寡人肯定不会拿原本种植粮食的良田,改种桑麻。
”苏清之顿了顿,还是将心头疑问说了出来。
“寡人一直感觉情况,桑麻不是种植在湖泊堤岸吗?怎么还要占用良田特意种?”
苏清之记得后世有种模式,就是池塘两旁种植桑麻,除了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外,还可以养桑蚕,然后桑蚕的排泄物可以用来喂池塘里养的鱼。
和稻田养鱼一个道理,懂得资源循环,合理利用,才是上位者真正该考虑的。
“还请诸位爱卿放心,寡人知晓怎么做。
寡人好歹在吴王的位置上坐了这么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什么事情做得,什么事情又做不得?”
“寡人既然提出来,自然有完美的方案,诸位爱卿不必过多担忧。
”
“既然大王有了方案还完美,那臣等无话可说。
”孙武也开腔,总体来说,还是挺支持苏清之的‘异想天开’。
如此一来,苏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