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27章【周先生的明史初探】

第1027章【周先生的明史初探】(1/2)

说起来很稀奇,《非攻》被停刊居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无数同行和读者对此早有预料,因为《人市》实在写得太黑暗了,而且毫不掩饰地谴责中央的军粮征购政策。

    于是没人站出来为周赫煊讨公道,求仁得仁而已,大家只是感慨以后不能再订购《非攻》了。

     《非攻》是战前创办的,周赫煊在这份杂志上撰写了近200篇评论文章。

    特别是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对日本政策的解读,属于近年来国人了解世界的首选资料,甚至老蒋侍从室还专门建立了相关研究小组。

     现在《非攻》不能再办下去,让无数读者失望之极。

     但周赫煊的那篇小说《人市》,由于写得极度尖锐,让人们对河南灾情的关注更上一层楼。

    各报纷纷派记者前往河南不说,民间团体也积极响应,西南各省的老百姓饿着肚子向河南捐款捐物。

     河南救灾委员会也顶不住舆论压力,开始全速远转起来——至少表面上他们在全力赈灾。

    而陕西和河南边界的驻军,也不再拦截逃荒灾民,这让陕西省府官员天天臭骂周赫煊多事儿。

     多事的周赫煊,被禁足了。

     周公馆的两道大门,全天候都有卫兵看守。

    这些士兵来头不小,属于老蒋的外卫,就是平时负责帮老蒋看门开道的那些。

     只要周赫煊跨出自家大门,就会被卫兵拦住,然后非常恭敬的把他请回去。

    在周赫煊打了好几通骚扰电话后,老蒋终于松口,开恩允许周赫煊到江边去钓鱼。

     对于老蒋布置的读史任务,周赫煊也在认真执行,并且在1943年春节发表了第一篇相关论文:《沈万三之死——明史探疑》。

     这天,常凯申刚刚看完前线战报,侍从秘书突然拿着论文进来说:“总座,这是周先生派人送来的读史心得。

    ” 常凯申一看标题就发火了,骂道:“混账,我让他了解东林党之祸,他却给我研究沈万三之死!” 侍从秘书静立一旁,不敢言语。

     常凯申问:“这篇文章你看了吗?” 侍从秘书说:“看过了。

    ” 常凯申又问:“周明诚认为沈万三是怎么死的?” “没说。

    ”侍从秘书道。

     “那他还写什么沈万三之死?”常凯申颇为无语。

     侍从秘书道:“周先生认为《明史》关于沈万三的内容是胡乱编造的,朱元璋根本没有流放过沈万三。

    ” 自晚清以来,《明史》属于中国史学界的重点研究对象,而且往往还跟革命联系到一起。

    既然要推翻满清暴政,那么就必须证明满清的非正义性,从而就要为朱家皇室正名。

     一直到抗战期间,《明史》依旧是热门学问。

     国统区的史学家研究《明史》,是总结明亡的教训。

    中华民国就如大明王朝,而日本侵略则如满清入关,以史为鉴,告诫国民政府如何修政爱民、如何抵御外寇。

    比如抗战之初,史学家们就以南明内讧为例子,呼吁应该同仇敌忾、一致抗日才能保卫国家。

     而沦陷区的史学家,则各种讴歌明末的民族英雄,靠打擦边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诡秘之主 回甘[破镜重圆] 盛唐崛起 桃花源 玄学大佬穿成豪门抱错假少爷 万千之心 贾贵妃日常 错轨 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穿书] 妖女住手 反派攻略 术士的幸福生活 洪荒之红云大道 剑主苍穹 剑出衡山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幸村哥哥世界第一 我跟他不熟 病弱夫妻互演日常/继母她有两副面孔 献给仙君的be美学 成为第一只标记A的O我载入史册了 成为偏执男主原配后躺平了 梦想成真 网游之名动江湖 寻宝从英伦开始 五条他哥,但魔王转生 [综英美]达米安,但逆序 寡夫郎 陛下他总在翻旧账 视死如归魏君子 冰上十七年[花滑] 唐人的餐桌 秦功 黑铁之堡 神龙佳婿/战神狼婿/杀神守夜人 清穿康熙四公主 挂南枝 上医至明 大唐辟珠记 直播科普后小阴差爆红人间 十米之内 我带钥匙有用吗 校草的豪门亲妈十八岁 一定要当暗卫吗 世界更新中/给现实世界加上亿点新设定 海岛农场[种田基建] 买活 守陵娘子山食纪 荣婚(重生) 后妈文的炮灰小姑[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