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3)
他考上大学那一年双双车祸离世。
这桩伤心事他不愿意提,你也千万不要去问,免得让他难过。
&rdquo
秦昭昭没有具体回答方清颖的问题,乔穆不愿意说的事,她也会为他守口如瓶。
乔穆对方清颖的持保留态度让她心里有一点小小的欢喜。
同时,她还为自己与乔穆的经年相识而喑生欢喜。
多好,她从小就认识他,他的身世,他的家庭,他的性情,他的人生际遇&hellip&hellip她都再了解不过了,熟悉他就如同熟悉她自己。
哪怕是凌明敏,也不如她对他的了解之全面之彻底吧?毕竟她与他中学时才认识。
秦昭昭终究还是婉拒了方清颖的&ldquo美意&rdquo,没有去她爸爸的公司上班。
继续网上网下地四处求职。
谭晓燕打电话来关心她的工作找得怎么样,得知在上海找工作还有&ldquo本地户口优先&rdquo这一条时,十分愤愤不平:&ldquo上海这地方就是这么排外,什么都优先照顾本地人。
昭昭,你不如来深圳找工作好了。
深圳才不在乎什么本地人不本地人,严格算起来,这儿几乎就没有多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深圳就是全靠外地人才发展起来的城市。
而且深圳的收入不比上海低,消费却不像上海那么高,还有深圳的气候也比上海好。
你不是老说上海的冬天多冷多冷嘛,就别在上海待了,来深圳找工作吧。
有我在你只管来,我管吃管住一直到你找到工作为止。
&rdquo
有谭晓燕这样的朋友,秦昭昭知道是自己的幸运,她真是把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上心。
而她对上海深圳两地做的比较分析也都颇为中肯。
深圳其实并不比上海差,虽然它不如上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这座年轻的现代化都市自有它朝气蓬勃活力焕发的一面。
加上南方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深圳四季如春风景如画,以她这样畏寒畏冷的体质,去深圳生活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来到上海四年了,但对于这座城市秦昭昭至今还有些无从适应。
上海的生活节奏太快,上班族们一个个走在马路上脚步都快得像要飞起来似的;上海的物价也太高,随便买点东西钱就哗哗如流水般流走了;上海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那是属于有钱人的天堂。
普通人终其一生也很难在上海拥有一平方米属于自己的天地。
上海虽然比她家乡的小城要繁华很多,但生活在上海的压力也同样很多。
如果上海没有乔穆,秦昭昭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南下深圳。
那儿有谭晓燕在,能和多年好友在一起彼此照应难道不比她独自留在一个陌生城市打拼更好吗?可是有乔穆的上海,让她舍不得离去。
谢娅也认同谭晓燕的建议:&ldquo昭昭,其实你真应该考虑去深圳发展。
上海这个地方,其实不适合我们这种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也不是特别出类拔萃的人。
欧阳浩都打算回南京,我毕业后也会跟他一起走。
&rdquo
秦昭昭一怔:&ldquo你们打算去南京,为什么?欧阳浩在那家公司做得不是挺好嘛?&rdquo
&ldquo也不算特别好。
加上他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很希望他能回到身边,已经在南京为他找好一家很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他就打算回去,我当然跟他一起走,他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rdquo
谢娅还没有&ldquo嫁鸡&rdquo就要&ldquo随鸡&rdquo了。
她曾经无比向往的大上海,现在比不上她心爱男人的一句话。
他说想回南京,她就义无反顾地追随,不再贪恋这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常可欣毕业后也要离开上海,她征婚征到了一个原籍无锡丧偶再婚的台湾医生,四十出头的年纪,医学硕士的学历,据说在台北有两家自己的私人诊所,绝对称得上&ldquo成功人士&rdquo的标准。
她要去台湾当过埠新娘了。
系里的一干男生都酸溜溜的,说海峡两岸尚未统一,她倒先找个台湾老公统一上了。
章红梅和徐瑛求仁得仁,都考上了研究生。
他们可以继续相对单纯的求学生涯。
同宿舍的几个女生,除了秦昭昭外,未来的道路都已经明确了各自的方向。
她不由有几分迷茫,她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呢?
迷茫中,乔穆来学校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