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绍宋> 同人11:绍宋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梦中仗剑天涯

同人11:绍宋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梦中仗剑天涯(1/3)

同人11:绍宋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梦中仗剑天涯 前言:至建炎十年北伐,前军岳飞部4.5万,中军李彦仙部4万,郦琼部2.5万,王德部2.5万,后军吴阶部5万,左军韩世忠部4万,右军张俊部2.5万,水军张荣部1.5万,骑军曲端部3万,海军李宝部5千。

     兵力详细考证如下: 第五卷第十二章《回应》,总编制额如下:韩世忠部从3万提升至3.7万;吴阶从3万提升至3.8万;御营中军自5万提升至6.5万,其中明确说王德部自1.5万提升至1.7万,郦琼自1.5万提升至1.8万,那么李彦仙应该是编制额自2万增加至3万,具体多少人不可详知;岳飞部自3.5万提升至4万,张俊2.5万不变,张荣1.5万不变,李宝五六千众不变;“曲端所领御营骑军从一万五千编制提升到两万”;后备军1万,在江南西道。

     此时为建炎六年末,也就是说待扩军完成后,建炎七年初,御营员额共计3.7+3.8+6.5+4+2.5+1.5+2=24,共计二十四万整。

     第五卷第三十七章《夏雨》扩军旨意清楚无误,到秋后,御营前后左右中骑水军,满额三十万众,且不包含海军。

     扩军计划没有透露员额,但从后勤与各地征兵规模显示,绝大部分新增员额依然分给了韩世忠部、吴阶部、李彦仙部以及曲端的御营骑军。

     第五卷第四十二章旨意,有诏,御营前军、右军、水军、海军,合四军九万整发河北。

    应该是前军4.5万,右军2.5万,水军1.5万,海军0.5万。

     又诏,御营中军左副都统王德、右副都统郦琼、御营骑军都统曲端,即刻发本部全军八万依次向西。

    书中多次描写御营骑军全军三万众,取此说法,按骑军3万人,王德、郦琼各2.5万人计。

     再诏,御营左军都统韩世忠、御营中军都统李彦仙、御营后军都统吴阶,合三路军十三万为河东方面军,以韩世忠为元帅,统一进发河东。

    其中单独给韩世忠的诏书,要其即刻发全军四万渡河。

    那么这里韩世忠部确认是4万,另外两家分配大概是吴阶部5万,李彦仙部4万(各自较第十二章增加约1万编制)。

     第一部分:编制体系初探 一、传统四层指挥体系、置将法、亲卫体系发展脉络。

     1、传统四层指挥体系: 北宋传自五代的传统四层指挥体系为都-营-军-厢,据《武经总要》前集卷1《军制》和卷2《日阅法》的记述,“大凡百人为都,五都为营(指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或隶殿前,或隶两侍卫司”。

    但事实上并不会整齐划一。

    真宗时,已有一军辖十指挥的,有的军,下面却仅有1-2指挥(如云骑军等)。

    所以,军作为营(指挥)的上一级是确凿无疑的,具体员额却不必深究。

    国家博物馆藏有“神卫左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五都记”等铜印,表明了自都至厢的番号。

     按上述,一都为百人(约数,下同),一营为四百人(骑卒)或五百人(步卒),一军为2000-2500人,一厢理应有员额两万至两万五千人,实际上很难达到。

     实际上,北宋中后期,厢作为编制意义已经名存实亡,多作为番号标记或临时编组大军使用,如童公公的龙神卫四厢指挥使。

     另,作为编制的军,与作为部队名号的军,并不是一个意思。

    作为名号的军,大致表明了该部队的来源(征募地)、编制特点(如带骁、捷等字则多为骑军)等。

     2、置将法与队、部、将、军的新编制。

     王安石行置将法以后,禁军形成了队-部-将-军的新编制。

    新编制中的“军”为一支军队分为前后左中右之“军”,非固定编制,即新编制实际仍只有队-部-将三级,作战时将若干将编组起来,再分为前后左右各军,另有选锋军等,各军战时委派一将担任统制官(此处可看出统制官非常设)。

    盖因陕西路为黄土高原地形,难以展开大军会战,后期宋又奉行结硬寨打呆仗的浅攻掘进风格,导致宋夏实际交战均以千人至万人规模为主,故不长设较大编制。

     但将以下均为实际统兵且固定统属关系的编制。

    书中曾描述,吴阶就做过泾源路第一正将。

    但置将法应用地区非全部,至靖康前,仍与都-营-军-厢(此时名存实亡)并行。

     新编制下,一大队基本与以前的大什同,约五十人,一部约二百五十人,一将统千人。

     但按照神宗朝设想,将为一地设一将,编制也非固定数,非千人定额,当然后来没有实际执行下去,具体待考。

     3、大将体制下的亲卫体系及阶级: 背嵬军体系(队-部-将-军)。

     因为靖康总崩溃,军队失去中枢控制,自然演变为以大将为核心的军制,而大将为了确保控制军队,使得将领亲卫体系大肆膨胀,直至统军大将的亲卫高达一军(传统编制)之多。

    背嵬军作为韩、张、岳等大将亲卫部队,在得到朝廷认可后,最终在赵玖的统制官-统制部格外强化的背景下,获得了统制部的编制,与传统指挥体系重新结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统制官、统领官体系。

     靖康后全国军事体系崩溃,上层军制混乱失效,为了抵抗金军,诸路州到处乱设制置使、经略使,对于乱世军头,不管是正规军残余,还是地方土豪、义军等,到处分发统制官、统领官,类似于现在非野战军体系的总队-支队-大队,统制官下辖员额不定,统领官下辖员额不定,一般以一部设一统制,如韩世忠出场就是统制,统制官下独立领兵就封为统领。

    统制官-统领官体系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后来御营体系建立,赵玖强化了高层军制中的都统与统制官的阶级区分,再结合下层体系,重新确立了基本阶级。

    基本将统制部员额数限制在2000-4000人(个别除外)。

    并追认统领官为正式阶级。

     统领官阶层:御营军制建立后,除追认外,多以一统制部的副职或资深营指挥任命为统领官。

    实际上不属于军队编制体系的任何一级,但因为战场指挥权、亲卫体系,以及资历营指挥的存在,依然广泛存在,并且相当具有活力,并作为晋升统制的后备力量。

     而更多的亲卫首领,则通过准备将-正将阶层与传统指挥体系下略显冗余的统领官相互转化流动。

    这也是统领官阶层具有强大活力的另一个重要缘故。

    亲卫首领想升统制,需出亲卫体系任统领官统带一营(或任统制部副职),获得战功后,在扩编中(或补任)升任统制。

     二、绍宋中实行的军事体系 1、军制体系,改革与承认既定事实并存。

     大致上,通过赵玖十年的权威压制与改革,基本上统一了上层军制。

    目前绍宋中上层所施行的,自上而下基本上为行军司(御营前后左右中军等)-统制部的编制。

     中层军制,则并行指挥-都、将-部两套体系。

     基层军制,因基层军制改革难度不大,且改动较小,与历史曾有编制基本相符,架空如下:步军均为都-大什-什-伍,一都105人;骑军为都-队-什-伍,一都65人。

     总而言之,御营体制是一种靖康总崩溃后,赵玖为了控制部队,不得已结合历史发展进程(比如大将军制下亲卫体系泛滥、高层军制混乱),尽量制造出的一种兼有妥协与压制的复杂军制。

     2、步军编制依据及战术目的: 因大将亲军多作为胜负手或主力部队投入决定性战斗或战役,故在此不做分析与说明。

     (1)、编伍层面。

    伍、什,为基本编伍单位,如行军为一队,宿营为一帐等。

     (2)、兵种层面。

    大什,为基本兵种单位,如一大什均为弓箭手,另一大什为长枪手,另一大什为刀盾手。

     (3)、战术层面。

    都,为基本作战单位,下属至少有两个兵种搭配,配合起来具备基本作战能力(单一兵种无法独立作战,如弓箭手近战能力不足,刀盾手无法防冲击,长枪手无法独立面对远程打击)。

     营(指挥),(550人左右)为基本战术单位,下面骑步各兵种齐全,可配合作战,独立完成战术命令。

    一指挥下辖有骑兵100人左右,长枪手2大什,刀盾手3大什,弓箭手3大什,可独立完成布阵。

     (4)、行军(机动)层面。

    部,(统制部)为基本行军单位,有独立辎重部队,可承担防守时战略方向任务(进攻时不足以担任战略任务),可部分修理战具,有独立可持续作战能力,独立战略机动能力(独自长途行军)。

     (5)战略层面。

    行军司为基本战略单位,可承担一个(防守时为数个)战略方向的进攻任务,具有自行补充员额、征集粮草、打造修理战具、临时任命地方守吏等能力。

     3、骑军编制依据及战术目的: 因御营骑军中,甲骑为全新组建,轻骑统领李世辅对官家忠心耿耿且战功卓着,兵员来源党项人多为新征服或延边熟蕃,故整体从上到下整编较为顺利,基本规整化。

     (1)伍与什,为基本编伍单位,行军、宿营时等为基本单元。

     (2)队,为基本游弋单位(斥候除外)。

     (3)都,为基本作战单位,可布设锋矢阵、鱼鳞阵等基本作战阵型,发挥骑军独特作战效能。

     (4)指挥,为基本战术单位,可以都为单位,聚散成阵,执行正面冲击加侧击等较为复杂的骑军战术。

     (5)、统制部,已可承担为大军前卫、骚扰粮道、追杀溃军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具备战略能力。

     (6)御营骑军行军司,完全战略能力部队,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及能力。

     三、绍宋中的兵种组成 1、传统宋军兵种组成 宋军传统上兵种有两大类,即骑军与步军。

     骑军下分为枪骑(着铁甲,非重骑)、弓骑(着皮甲)两大类。

     步军下分为枪手、刀盾手、弓手、弩手四大类。

     从《武经总要》前集卷2看,北宋时的军训队列,一般都是枪刀居前,弓弩在后。

    这种队列式是接近实战要求的。

    南宋也有类似记载。

    名将吴璘的军令规定:“逢敌欲战,必成列为阵,甲军弓、弩手并坐。

    视敌兵距阵约一百五十步,令神臂弓兵起立,先用箭约射之,箭之所至,可穿敌阵,即全军俱发。

    敌兵距阵约百步,令平射弓兵起立,用箭约射如初,然后全阵俱发。

    或敌兵直犯拒马,令甲军枪手密依拒马,枕枪撺刺。

    ”由此可知,枪手紧靠阵前布设的拒马之后,也无疑居于弓手和弩手之前,以便当敌骑冲阵之际,进行白刃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绍宋御营军兵种组成 通过与金军多年作战,在实践中宋军摸索出了很多经验,因金军多使用重甲硬弓,于是针对性的重新配置了各军兵种,设定如下: 步军,设刀盾手,长枪手,长斧手,神臂弓手,弓手(重箭硬弓)。

    不再设一般意义上的步弓手与弩手。

    因神臂弓修理及生产限制,对兵种比例对比进行了优化(详见后文),不复之前宋军一都60%-70%均是弓弩手的情况。

    (宋仁宗时,尹洙说:“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十三人,其余并系弓箭手;步军每一都刀(盾)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余人并系弩手”) 骑军,设弓骑,突骑,甲骑,着重加强对甲骑部队的建设,主要兵器也由统一制式长枪更换成了骑兵锤(骨朵)和可破甲的槊(锋刃长而较长枪重)等,副兵器由刀剑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请不要假戏真做 作者 繁于 【完结】大小姐朝我丢垃圾 作者 年糕不甜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作者:青山问我 【抖音热文】《不当舔狗后,清冷少年黑化了》楼宴、沈岁欢 作者:爱吃C莓绵绵冰 末世之我变成了鬼?! 在各个世界当咸鱼二代 云鬓凤钗 【fw】《透骨香(番外if线合集)》作者:鱼双意--【完结】 献我by冷山就木-85 九零之实时交易系统 作者 穆烟 《重生大师姐不想努力了》(精校版全本)作者:玻璃咸鱼 lgy27lj06834d1 [完结by番外全]《兽世求生记》作者:野生猫咪(np)~补番【24.10.01】 谁抢了我的恋爱脑剧本 作者 杏仁冰 女装钓到直男室友后 作者:璃言 《私宠》岳绫 盛怀翊 【红袖热文】《蓄意重逢》沐欣 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作者:史官提笔 【完结】不嫁给侯爷很难收场(穿书) by大药天香 [金推] 《周天两点半》作者:喜酌 我会一直一直喜欢你by桃气知知 《夜夜流光相皎洁》林斐 耽美】《偏执反派的小爸爸觉醒后》作者:苏九影 错认女友cao错xue 天骄战纪 付费首发】《他死遁后逼疯清冷女权臣》苏煜 顾宛柔 代理定制知乎】无尽夏 付费首发】《落日灼心海》霍驰野 桑珞宁 付费首发】《红尘归梦情意枯》沈芷行 闻峥寒 付费首发】《重来一世,她不想让前世的遗憾再度上演》周行雪 林佳期 付费首发】《重来不见旧时月》宁楚薇孟达 付费首发】《贺堇年,往后山是山,水是水,你我永不相G》纪念 贺堇年 付费首发】《这一日,冬雪落了满山,而我们永别世间》容婉 沈清晏 付费首发】《赠他一场惊鸿》宋月溪 萧云驰 偏心眼_青山埋白骨 偏心眼 抖音独家】连载至292《重生七零:我被军少宠上天》温浅 裴宴洲 你看云时很近by晨昏线-60 你迎娶平妻?我带崽入宫当皇后 作者:虎金金 by[np 完结by番外8]《潘多拉的复仇(高G,nph)》作者:一颗仔姜 侍妾生涯 信息素依恋症 抖音独家】连载至304《重生七零:我被军少宠上天》温浅 裴宴洲 by[废文 完结]《无名份》作者:林萨(1v1 强弱、渣攻x落难小少爷) by[废文 完结by番外]绿茶婊(np) by[nph]绿茶婊的上位 by[完结by2番外]《有女朋友的室友(校园 偷情出轨)》作者:啤酒肚【补番】 by[np 完结]《【重口总攻】修真界都是仙尊的肉便器》作者:咽气【补-烂尾】 by[补番]弄蔷薇(芒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