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3/3)
的衣衫鞋袜,皆要用沉香薰过。
我问过了青书,平时殿下来望湖院,都要先用沉香熏一熏屋子。
殿下不知何时会来,我便先点了,以备不时之需。
”
李三娘与杨嬷嬷先前说过一会话,听她说了好些府里的规矩,见她耐心细致,对她颇有好感。
两人以后要在一起共事当差,李三娘也就直接道:“以前在乌衣巷,娘子屋子里从不熏浓香,殿下已经习惯,放心吧,没事。
”
杨嬷嬷愣了下,忙笑道:“是我自作主张了,以后还要劳烦你多加提点。
娘子的习惯规矩,才是望湖院的规矩。
”
文素素听着两人嘀嘀咕咕,并不插嘴。
到了午间,杨嬷嬷带着李三娘去厨房熟悉路,提回了一荤一半荤素一素一汤。
平时在乌衣巷,文素素也差不多吃这些,只厨房离望湖院有小半盏茶的功夫,冬日天气寒冷,饭菜都已经凉了。
杨嬷嬷解释道:“娘子,府里的妾室皆是这般,饭菜月俸皆有定例。
”
文素素道无妨,“望湖院有灶房,三娘你取些银子,让陈厨娘出去采买,小厨房早些开火。
”
杨嬷嬷见文素素并不向太子妃请示,而是直接做了决定,愣愣望着她,神色欲言又止。
文素素将杨嬷嬷的反应瞧在眼里,微笑道:“望湖院是殿下的院子,得时刻给殿下备着热茶热汤。
”
杨嬷嬷反应过来,暗自舒了口气,道:“饭菜凉了,小的拿去给娘子热一热。
”
文素素问道:“其他院子离厨房也不近,她们冬日都吃冷饭冷菜?”
杨嬷嬷道:“小的听说,其他院子都暗自备了瓦罐,天气冷下来,提回去的饭菜再倒在瓦罐中,用小炉煮热。
味道虽打了折扣,总比吃冷食好。
小的也替娘子先准备了两只瓦罐。
”
太子妃从不克扣她们的吃穿用度,她一向管家严厉,这份严厉,就显得不近人情,苛刻了。
文素素道:“杨嬷嬷有心了,三娘你去帮帮忙,你们的也热一热。
”
吃了重新回锅的饭菜,文素素上床午歇。
起身后看了会文书,冬日天黑得早,很快就到了掌灯的时辰,齐重渊回了府。
太子妃差小丫鬟来传话,让文素素前往正厅,齐重渊的妻妾共聚一堂,一道饮宴。
文素素收拾了下,带着李三娘杨嬷嬷一起前往正厅。
走到半路,便与大步而来的齐重渊迎面相遇。
齐重渊一身杏黄朝服,头上戴着毓冠,稍许清减了几分的脸上,满是意气风发。
文素素立定见礼,齐重渊伸手虚扶,道:“卿卿快过来,让孤好生瞧一瞧。
”
除非在大朝会,或者庄重严肃的场合,圣上皆以“我”自称,天家亲人之间称呼“阿爹阿娘”,与民间并无不同。
齐重渊自称“孤”,被立为太子的喜悦,实在是浓得无处安置了。
文素素上前,仰望着他,叹道:“殿下真是威风啊!”
齐重渊很是受用,哈哈大笑起来,拥着她往前面走,滔滔不绝道:“这些时日孤忙得很,顾不上卿卿,卿卿可有害怕,以为孤不再管卿卿了?只要卿卿听话,孤不会忘了卿卿,定会好生宠着卿卿......”
文素素听着一连串的“孤孤孤”,像是有一百只鸽子耳边盘旋。
她不时应和一声,齐重渊就更加高兴了,“还是卿卿好,孤有好些话,等下仔细说给卿卿听。
”
到了正厅,除了重病的李氏,太子妃并张氏等二十二人已经到了,乌泱泱站在门前恭立等候。
见到他们两人一起走来。
各色目光,齐刷刷看向文素素。
太子妃敛下眼帘,领着一众姬妾恭敬见礼。
文素素让开一边,齐重渊抬手道免礼,太子妃等人起了身,他负手朝厅内走去,文素素再向太子妃一众见礼。
太子妃颔首道:“殿下已经到了,不能让殿下久等,先进去再互相认识。
”
众人进屋,太子妃做了介绍,彼此团团见过礼,照着品级高低,各自在几案前落座。
文素素身份最低,她的位置在最末。
齐重渊与太子妃居上首,左右各十张案几,文素素的案几,放在了靠近大门处。
齐重渊坐在上首,远眺文素素,眉头就皱了起来,不悦道:“以后在厅堂摆放大桌,彼此离得这般远,太生份了!”
以前府里筵席,一直是分食,齐重渊发作生气,太子妃清楚他是为了文素素。
太子妃忙应是,看向文素素,道:“文氏你新入府,将案几搬到前面来,好陪着殿下多说说话。
”
齐重渊的脸色这才缓和了几分,厅内一阵衣衫摩挲,各式的眼神,再次朝文素素看来。
罗嬷嬷忙指挥丫鬟婆子上前抬案几,门边,一个小丫鬟疾步上前,在罗嬷嬷耳边说了几句。
罗嬷嬷脸色微变,顾不得案几了,走到上首道:“殿下,太子妃,李氏落了气,仙去了。
”
太子妃脸色黯淡了瞬,正欲开口,被齐重渊一下打断了。
殷贵妃薨逝,庆典变成了丧仪,齐重渊心里就留了气。
今夜正高兴,李氏又去世。
齐重渊再也无需顾忌,黑沉着脸冷冷道:“无福之人,真是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