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抗衡(2/3)
为何朝廷良策到了地方却变质为苛政?不正是基层官员钻空子所致?
他们自恃远离京城,认为朝廷鞭长莫及。
"传令绣衣卫,自今日起,获准缉捕官员,可先斩后奏,特此王命。
阻挠者,一概严惩。
"刘煜声音冷峻。
"遵命。
"
自此,绣衣卫获得类似后世锦衣卫的特权。
相较于锦衣卫,刘煜相信以郭嘉出任绣衣卫使,只要大局不出差池,便无大碍。
不久,刘煜旨意传达至绣衣卫。
"恭喜大人。
"
众人注视郭嘉,满怀喜悦同时行礼致敬。
权力增大对他们而言意味着自身地位提升。
"去忙吧。
"
郭嘉摆手示意,脸上并无过多激动神色。
郭嘉深知,绣衣卫权势日盛,终将成为文武百官的心头之患,正如昔日锦衣卫在朝堂的地位一般。
昔日,绣衣卫职责仅限于监察御史台与搜集情报,与百官并无直接冲突。
若非如此,郭嘉也不会含蓄地将监察院事务告知刘煜。
如今,绣衣卫已与百官对立,成为众矢之的。
“自今日起,绣衣卫必多受掣肘。
”
郭嘉轻叹一声,却无丝毫悔意。
……
三日后,程昱呈上奏折,将调查监察院的结果上报。
随着监察院扩张,内部难免滋生,但程昱并未包庇,刘煜对此表示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不愿再有类似之事。
”
刘煜目光如炬,语气严肃。
“臣必竭力杜绝此弊,请陛下安心。
”
程昱郑重承诺。
他承认自己过于大意,以为监察院已步入正轨,遂疏于监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望卿铭记此言。
”
刘煜语重心长。
“今后,监察院每三月需派人暗访地方,详细记录过程及责任人。
若发现问题,朕唯问其责。
”
刘煜继续补充,“此举虽令基层官吏不便,却胜过百姓受苦。
”
“臣领旨。
”
程昱点头应诺。
刘煜对程昱说道:“除了这些,监察院的御史每查出三位县官中的者,即可晋封男爵,依次递增。
查出的越多,爵位越高,最高的甚至能封为公爵。
”
“要想让事情顺利推进,就得给予足够的激励。
”
刘煜继续说道,“监察院本就与百官对立,若无优待,他们怎会全力查处?”
程昱听后,激动地叩拜:“臣感激王上的恩典。
”
确实,唯有恩威并施,才能让下属尽心尽力。
正如刘煜所料,尽管绣衣卫分走了部分监察权,但当得知查出就能封爵时,所有人都振奋不已。
封爵不同于升官,其意义和价值远超前者。
“查出三个县级即可封男爵……”
这门槛不算高,但要达到更高的爵位则不易。
然而,哪怕艰难,总归还有希望。
从此,再想收买他们,也难以得逞,除非金额足够巨大。
监察院也因此重振旗鼓,焕发出新的活力。
起初,该院斗志昂扬且积极主动,但时间久了,难免有人被收买。
这正是此前问题的根源所在。
与此同时,御史台也接到指令,刘煜向他们做出了类似承诺,只是方向稍有不同。
监察院的任务是打击全国的,而御史台则负责监督监察院内部的行为。
同样,只要御史发现监察使有受贿行为,根据功绩也能获得封爵。
这样一来,两院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至于绣衣卫,其权力已十分庞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