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拟定完毕(2/3)
效仿秦制,虽能速成一统,但分封之时,外州庶民无地可耕,生计堪忧。
长此以往,恐重蹈秦亡覆辙,终致天下大乱。
"王上,请三思而行。
"
不仅是陈宫,田丰与沮授亦持反对意见。
军功爵制势在必行,这是刘煜坚定的态度。
“诸位尽可安心,我自不会效仿秦国施行耕战之法。
”
如今天下土地,除庶民永业田外,其余皆属朝廷所有,归户部管理。
若想开垦更多良田,需向朝廷租赁,期限最长三年,后续视情况调整租金。
此军功爵制与秦时大相径庭。
刘煜接着阐述了自己的构想:金钱将作为爵位的衡量标准。
例如,高爵位者每月可领取一定数量的银币,但数额既要足以激励士气,又不能给国库造成过重负担。
“陛下,此举恐致户部财政严重失衡。
”
沮授忧虑地说,“若未来大军达到百万规模,即便仅半数受封,也涉及五十万人。
每人月支两银币并不算多,总计便是一百万银币,即一万金币,年支出达十二万金币。
且该待遇将持续至受封者终老,后代亦能降级承袭,长此以往,每年开销或将增至二十万至五十万金币。
”
随着时间推移,累积金额势必愈发庞大。
此后以后世货币衡量,每年所需费用约在两百亿至五百亿之间,绝非小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事由少府负责,不必户部出资。
”
刘煜对沮授言道。
原因之一在于刘煜财力雄厚,更关键的是,若资金出自少府,则少府会更感恩皇室,有助于稳固皇权。
既然刘煜已定,户部自无异议。
户部既允,其余五部亦无他议。
相较秦代军功爵制,如今不过是多费些银钱罢了。
“军功爵制交由户部与兵部完善。
”
刘煜沉吟片刻,向沮授嘱咐道。
新制需将爵位与钱财挂钩,故户部必参与其中。
“少府亦应加入,告知周仓协同。
”
毕竟资金出自少府,理当参与爵制设计。
“臣领命。
”
沮授与李儒拱手回应。
“另有一事。
”
刘煜续言道:“新爵制仿照秦朝,增至二十二级。
二十二级之上设子爵、男爵、伯爵、侯爵及公爵。
”
公爵?
众人听罢并无异议,唯独戏志才站出,说道:“王上,公爵之设,是否需再斟酌?”
大汉朝至今唯一公爵为安汉公,结果此人篡位,致使公爵在汉朝成为叛逆象征。
正如后世曹操欲称魏公时,荀彧极力反对,甚至因曹操递上空食盒而亡。
此举不仅表明曹操不再领取汉室俸禄,也暗指大魏并无荀彧容身之地。
荀彧虽对汉室怀有深厚情感,然身为荀氏之人,他别无选择。
无论愿或不愿,荀氏才是他的根本。
刘煜从未想过争取荀彧,因他所建立的制度决定了二人不可能有所交集。
至少在当下,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至于未来,则另当别论。
“公爵之事,志才无需忧虑。
”
刘煜说道,“公、侯、伯、子、男五爵,早在周朝便已设立,我只是恢复我们应有的爵位。
至于王爵,依高祖之言,非刘氏不得称王。
”
王爵仅限于刘氏内部,外姓即便战功卓着,也绝不会追封王爵,这是祖制使然。
“臣领命。
”
刘煜的旨意明确,众臣自然遵从。
“不过,无论爵位高低,封地和封国一律废除。
”
刘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