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取其长处,去其短处(1/3)
汉末有三贤,被称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居龙腹,管宁处龙尾。
然而,在刘煜心中,管宁的能力远超华歆与邴原。
"此人现居何处?"刘煜问。
"启禀王上,此人已随臣返回王城,现居臣府上。
"张辽回禀。
"既然如此,可令管宁入礼部,任礼部郎中。
"刘煜沉思片刻后吩咐。
六部郎中中,兵部郎中徐庶、吏部郎中、刑部郎中石韬、户部郎中孟建、礼部郎中管宁、工部郎中马钧。
特别是徐庶与,其才能不在六部侍郎之下。
只是目前,尚未有更适合他们的职位,加之任职时间较短。
……
"玄德。
"
此时,刘煜正在为征东大军庆祝,刘备一行已抵达徐州沛县。
曹操等人亲至迎接。
经袁绍、曹操、公孙瓒及陶谦商议,决定在沛县让刘备登基。
沛县乃汉高祖发迹之地,刘备于此登基,更易使天下人信服。
"孟德兄,本初兄。
"
刘备面带笑容,向曹孟德与袁绍致意。
随即,众人进入沛县旧府改建的所谓"皇宫"。
此宫极为简陋,与长安、洛阳的皇宫相比,实在相差甚远。
刘备略一拱手,面向曹操、袁绍、公孙瓒以及陶谦,沉声道:“吾已应允登基之事,然尚有一事相求。
”
他语气坚定,显然早有筹谋。
“待登基之后,吾欲得江东之地。
”
刘备正色道。
此刻未登基,正是他争取利益的最佳时机,若日后大局已定,他恐仅剩虚名。
曹操与袁绍交换眼神,袁绍犹豫道:“江东乃袁术辖地……”
话未完,刘备即打断:“待吾登基,必先讨伐袁术,此事不足为虑。
”
曹操随即表态:“吾无异议。
”
目光转向袁绍,“如今最紧要者,乃北方之患。
若刘煜南下,首当其冲便是你我。
”
袁绍稍作思量,点头应允:“吾亦同意。
”
公孙瓒与陶谦只能随声附和,毕竟实力有限,难以干预大局。
众人议定后,曹操问及登基日期,陶谦答曰五月十七为吉日。
曹操听罢蹙眉:“时日稍远,可否再提前?”
陶谦摇头:“此乃天时,难以更改。
”
时日愈久,变数愈多。
“结束了。
”
陶谦叹息一声说:“还有一个,就在后天,三月十六是吉日,只是时间稍显紧迫。
”
……
登基大典并非儿戏,过于仓促,恐怕难以服众。
“既然这样,那就定在五月十七吧。
”
经过商议,曹操与袁绍等人皆无异议。
……
“陛下,徐州传来消息。
”
王宫里,郭嘉向刘煜禀告:“刘备已确定登基之日,定在五月十七。
”
“五月十七……”
刘煜沉思片刻,说道:“还有两个月,工部应能从容应对。
”
若仅剩一个月,对工部而言确实棘手,但两个月绰绰有余。
……
“陛下,礼部侍郎田丰求见。
”
这时,侍卫来报。
“宣。
”
刘煜点头示意。
“臣,田丰,叩见陛下。
”
田丰行礼后说道。
“平身。
”
“启禀陛下,礼部已选定吉时,陛下登基大典定于五月十七,恳请陛下恩准。
”
“同样是五月十七?”
刘煜微怔。
“陛下?”
田丰不解。
“田大人,徐州传来消息,刘备登基之日亦定在五月十七。
”
郭嘉在一旁解释。
田丰恍然大悟。
“还有别的日子吗?”
刘煜问道。
“八月二十二倒是还有个吉日,但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