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集:《草原纷争之水源争夺》(2/3)
他不顾胡氏兄弟的警告,径直冲向石台。
“别动!”杜志远猛地从石髓林后冲出,枪口直指王疤脸,“非法盗掘文物,放下武器!”
王疤脸瞳孔一缩,随即狞笑道:“又是你们这帮吃公家饭的!给我上!”他身后的喽啰举枪扫射,子弹打在石髓上,迸溅出细碎的晶体。
阿力迅速反击,利用石笋掩护,林薇则趁机启动电磁干扰器,王疤脸的对讲机顿时发出刺耳的电流声。
胡氏兄弟见状,悄悄绕向石台另一侧,胡老二掏出撬棍,试图撬开木箱。
“小心陷阱!”杜志远大喊,但为时已晚——胡老二触碰到木箱的瞬间,洞顶的钟乳石突然剧烈晃动,固定金属丝的楔子开始松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人退后!”杜志远一把推开阿力,同时扑向石台,用匕首割断了几根关键的金属丝。
石髓林发出“咔嚓”的断裂声,部分石髓开始坠落。
王疤脸吓得魂飞魄散,带着喽啰转身就跑,胡氏兄弟也趁乱钻进了另一条通道。
危机暂时解除,杜志远擦了擦额角的冷汗,看向石台上的木箱。
林薇取出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打开箱盖——里面并非金条,而是一叠叠用油布包裹的古籍和几张泛黄的舆图。
“是明代雾灵山矿脉的勘探记录和官府文书。
”杜志远翻开一本古籍,字迹苍劲,记载着当年开采银矿的细节,以及为躲避匪患将账目藏于溶洞的经过,“所谓‘宝藏’,原来是这些历史文献。
”
【第四幕:尾声与回响】
杜志远团队用防水布将古籍和舆图包裹严实,小心翼翼地运回山脚指挥部。
当地公安已在山下布控,王疤脸团伙在逃亡途中被抓获,胡氏兄弟也在另一处洞口被截获。
暮色中,杜志远站在雾灵山脚下,望着深邃的溶洞方向。
林薇将一份初步鉴定报告递给他:“队长,这些文献对研究明代西南矿冶史有重要价值,比金银财宝珍贵多了。
”
“有时候,人们追逐的‘宝藏’,未必是他们想象的样子。
”杜志远望着山间升起的薄雾,“贪婪才是最危险的陷阱。
”
远处,文物局的车辆呼啸而来,灯光刺破夜色。
溶洞深处的秘密得以保全,而关于“龙骨洞宝藏”的传说,或许将在未来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在雾灵山的山风中流传。
《黄浦》第144集:草原纷争之水源争夺
【第一幕:风暴前夕】
初夏的科尔沁草原本该是牧草丰茂的时节,但连续三年的干旱让这片土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霍林河支流——乌兰苏河的河道已露出斑驳的河床,仅剩中央一股细流蜿蜒。
河东的“苍狼部落”与河西的“白鹿部落”世代以乌兰苏河为水源,如今却因水坝的归属问题剑拔弩张。
杜志远接到草原苏木(乡镇)长的求助电话时,正与团队在内蒙古草原深处调研生态保护项目。
电话里,苏木长的声音带着焦虑:“杜队长,再不来调解,苍狼和白鹿就要动枪了!他们昨天在水坝上打了一架,白鹿部落的老族长被打伤了。
”
越野车在颠簸的草原公路上疾驰,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枯黄草场,偶尔能看到牧民赶着瘦骨嶙峋的牛羊寻找水源。
林薇调出卫星遥感图像:“队长,乌兰苏河的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苍狼部落在上游建了土坝截水,白鹿部落在下游根本没水用,矛盾激化是必然的。
”
“草原上的事,不能光靠硬来。
”杜志远望着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的尘土,那是牧民骑马奔驰的痕迹,“阿力,联系苍狼部落的首领巴图,就说我们想先去看看他们的草场;小张,对接白鹿部落的老族长之子,叫……恩克对吧?约在乌兰苏河坝上见面。
”
傍晚时分,团队抵达苍狼部落的聚居点。
首领巴图是个剽悍的中年汉子,脸上刻着风霜,见到杜志远时,语气带着戒备:“杜队长,不是我巴图不讲理,是白鹿部落欺人太甚!水是老天爷给的,谁有力气谁就该先用!”他指向部落后方的草场,那里的牧草已枯黄大半,几头母牛虚弱地卧在地上。
【第二幕:坝上对峙】
次日清晨,乌兰苏河坝上阴云密布。
苍狼部落的牧民们骑着马,手持套马杆和砍刀,守在土坝上;河对岸,白鹿部落的牧民们也聚集起来,恩克扶着受伤的老族长,眼神里满是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