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集《渔村风波之恶霸横行》(3/3)
,递给他一块从石笋上捡到的铜印残片:“土司的宝藏,原来是守护家国的智慧。
那些想靠贪欲掠夺的人,最终只会被贪婪埋葬。
”
溶洞深处,暗河依旧奔涌,而关于“藏金洞”的传说,从此多了一层关于守护与真相的注脚
第一章浊浪:避风港里的阴霾
渤海湾畔的“蛤蜊滩”渔村,世代以捕捞为生。
村口的老槐树下,渔网如蛛网般晾晒,空气中弥漫着海水与鱼虾的咸腥味。
然而近半年来,渔村却被一层阴霾笼罩——村霸“海狼”孙虎带着手下,以“渔业资源保护”为名,垄断了全村的出海航道与水产收购,渔民们捕捞的鱼虾被压价一半,稍有不从便遭毒打,连出海的渔船也被强行征收“管理费”。
“海狼”孙虎原是村里的无赖,早年靠走私发家,如今勾结镇上的个别官员,在渔村横行霸道。
他手下养着十余名打手,盘踞在村口的“望海楼”渔行,每天过秤、收账,如同土皇帝。
渔民王老大的儿子因拒绝低价卖鱼,被打断了腿;李寡妇家的渔船被故意凿漏,损失惨重却投诉无门。
杜志远接到匿名举报信时,信纸上满是海水浸泡的痕迹,字迹颤抖:“杜队长,救救蛤蜊滩吧,海狼要把我们逼死了……”附件里有几张偷拍的照片:孙虎的打手殴打渔民,渔行账本上的惊人差价,以及一艘挂着外地牌照的冷藏车深夜运走渔货。
“这不是简单的邻里纠纷,而是有组织的黑恶势力垄断。
”杜志远在团队会议上分析,“渔村地形特殊,进出只有一条公路,海上封锁严密,我们需要隐蔽介入,收集证据,同时避免打草惊蛇。
”
团队换上便装,分两批进入蛤蜊滩。
杜志远与老周扮成收海鲜的商贩,李默则带着设备伪装成海洋研究所的调查员,陈月与两名队员则以“游客”身份入住渔村唯一的民宿,负责外围监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章探底:渔网下的血泪与恐惧
杜志远挑着空筐走进“望海楼”渔行时,正看见孙虎叼着烟,一脚踩在渔民老张的渔筐上:“今天这螃蟹太小,一斤只给五块钱,爱卖不卖!”老张满脸褶子颤抖着:“孙老板,市场价二十呢!这是我全家的活路啊……”
“活路?在蛤蜊滩,老子说的话就是活路!”孙虎旁边的打手挥起铁棍,老张吓得连连后退。
杜志远上前假意询价:“老板,这梭子蟹怎么卖?”
孙虎斜睨他一眼,吐了口烟圈:“外地来的?懂规矩吗?在这儿收鱼,得先给老子交‘场地费’,不然打断你的腿!”
老周适时掏出一包高档香烟递过去:“虎哥,我们是镇上老李介绍来的,初次见面,多关照。
”孙虎接过烟,警惕性稍减,骂骂咧咧地让手下带他们去看货。
趁孙虎不注意,杜志远迅速用微型摄像头拍下渔行内的账本与打手威胁渔民的画面。
走出渔行,他们在海边找到躲在渔网后的老张。
老张见是“外地商贩”,起初不敢说话,直到杜志远亮出自制的“渔业协会督查证”(用于临时身份掩护),老张才哭着道出实情:“孙虎不仅压价,还霸占了最好的渔场,他的渔船装着雷达和非法捕捞设备,我们小船靠近就被撞……”
与此同时,李默在海边检测到孙虎的渔船使用了禁用的“电拖网”,对海洋生态破坏极大;陈月则发现那辆外地冷藏车的牌照属于一家非法水产加工厂,专收低价赃物。
证据链逐渐清晰:孙虎通过暴力垄断、非法捕捞、勾结加工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然而,当杜志远想进一步接触更多渔民时,却发现大家都三缄其口——孙虎的眼线遍布渔村,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报复。
深夜,团队在民宿分析情况,突然听见窗外传来砸玻璃的声音,一块石头裹着纸条扔了进来,上面写着:“滚出蛤蜊滩,不然喂鱼!”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