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慈母教太孙,东宫之锐意(3/3)
如今这事我暂时不能答应你,毕竟父皇母后都是这情形,云南还太远。
你若是真要去,我也有言在先。
藩王就藩的规矩是父皇这些年一直想改的,但京城就这么大的地方,诸藩全数留在京城,久而久之人数庞大,也同样不是办法。
唐时王爵减等,皇家子弟另可出仕,或带兵,或为刺史,甚至为朝官,因而方才有李适之这样官至宰相的皇族子弟,有信安王李这样的名将。
等到宋时,皇族子弟便几乎都是白吃俸禄的了,顶多出几个好读书通经史的而已。
”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随即方才继续说道:“我曾经想过,亲王也好,郡王也罢,若有真才实学,可授外官,可带兵镇守,然此职不世袭,统兵亦无所属,便如同你若此去大理亦然。
假如日后你的子孙后人能够出息,继任此职并无不可,然若是庸才,便只有朝廷俸禄荣养。
就是王爵和其他民爵,我亦是有所计较,仿唐宋制度,从前封过的除外,但此后封的一律减等,功高方可世袭罔替不减等,然嫡长子袭爵时需得通过文武考量,否则就是白养纨绔子弟。
总之一句话,不能让子孙后人一味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
这番话说得王凌震惊莫名,但细细思量,却免不了生出了深深的敬服。
她瞥了一眼章晗,见其并无多少意外,显见是早就知道陈善昭这番打算,她不禁为之暗自咂舌。
要改变太祖皇帝和当今皇帝两任都不曾动过的制度,陈善昭真是好大的魄力!
而陈善睿在低头沉默了良久之后,这才抬起了头来,却是苦笑道:“大哥,你既然都和我挑明说了,那我也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
我想去云南,是因为那里兴许有仗可打,我不用成日憋在王府,而北边有三弟,父皇两次北征把虏寇应该打怕了,用不着我!而那里不是什么好地方,我的儿子孙子未必就喜欢一直呆在那儿,你这打算正合我意。
他们要是能够继承我和凌儿的武艺本事,那就让他们日后继续带兵,如果不能,那也不用出去献丑了,在京城养着吧,降爵甚至袭不了爵也是他们自己没本事!只是,大哥你要做的事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你真的决定好了?”
“与其把难题丢给晨旭,甚至于更后头的子子孙孙,不如我去试一试。
”陈善昭说着便看了一眼章晗,嘴角露出了一丝自得的微笑。
至少,他还年轻,他的身边还有可以风雨同舟的妻子。
单单凭着这些年来积攒的好名声,四平八稳坐在皇位上受人礼拜称颂,那未免太轻巧了。
当陈善睿和王凌离开东宫春和门的时候,陈善睿突然低声说道:“从前我一直瞧不起大哥,觉得他文弱不知兵,如今才知道,他竟有这样的魄力。
打仗,他固然不如我。
但几乎其他所有的地方,我都不如他。
”
“既然知道自己的长处,那就只做长处。
”王凌说着便轻轻伸出手去抓住了陈善睿的手,若无其事地说道:“横竖到哪我都陪着你。
”
ps:最多五章之内,正文要完结了,剩下的就是零零碎碎的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