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3)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问三眼枪还放不?说温存罐回家后,把门窗都关上了。
孙铁锤说:“放,继续对着他家放。
把晦气全放到老鳖滩去!八筒!”
安北斗惊愕于孙铁锤消息来源的快捷与准确。
孙铁锤继续一脸不屑的样子道:“北斗,看把你忙活的,就是天子下了圣旨又能咋?咱又没端他公家碗,能把我白瞅两眼半。
驴日下的当年打葫芦包,让马蜂蜇死了我爹,还没跟他算账呢。
八万!”
谁能把孙铁锤治住呢?这是当下安抚温如风的关键。
像他这样有事没事地乱刺激,温如风大概迟早还是要跑的。
安北斗突然想到了草泽明。
21草泽明
草老师在村里当了十几年民办教师,孙铁锤、温如风、安北斗他都教过。
好多年也转不了正,听说不“走动”不得行。
而他既舍不下面子去“走动”,也受不了外行教干为升学率,动不动就指着鼻子骂人的鸟气,干脆扔了教鞭,回去“耕读传家”了。
他爷爷就在村里教过私塾,他爹也是识文断字的人,但都没离开过北斗村。
都过的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日子。
不过草老师没有娃,是师娘不生。
也请地方老中医开过不少方子,吃了还是没动静。
师娘迷信,专门回老家弄了一棵皂角树回来栽着,皂角结子呢。
去年有人来拜访草老师,说久闻大名,上门讨教的竟然是草老师最爱讲的曾国藩家书要义。
谁知喝了人家孝敬的闯王醉,竟然人事不省,皂角树就被连根挖走了。
师娘那天是到镇上卖鸡蛋去了。
他家一天有时能捡十几颗鸡蛋。
回来见没了皂角树,气得拿棒槌把看家的大黄狗的腿都打瘸了。
草老师倒是看得开,四十五六的人了,结不结子就那么回事了。
狗是怪不上的,要怪就怪自已好喝好显摆,竟然把曾国藩讲了两个半小时没住嘴。
来的是一男一女。
男的在做笔记。
女的双手支下巴,两眼扑闪闪,显出一脸的崇拜,他就讲得特别生动起劲。
房后皂角树就在这个时候被连根刨走了。
没给草家结子,师娘总是有一份歉疚的。
草老师安慰说,他教的娃娃多,待承好了,满村都是自家的儿女。
草老师家住在全村最高处,离安北斗家还有一里多远路程。
房子是卧在一把太师椅一样的山腰里。
为了能俯瞰全村面貌,他爷在延伸出去的一个梁包上,建了一个简易亭子。
远看群山郁郁苍苍、一亭置于万木荟萃之中,确有吐纳云雾、汇聚山川精气神的点睛妙用。
亭柱上刻着“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的对联。
亭子的四梁八柱,都是就地取材的各种圆杂木,随弯就弯,绝不扳正削直,以图美观。
顶上盖的是丝茅草,过几年翻新一次而已。
四壁常年搭满了瓜藤蔓。
远看像柴草垛,近看像小牛圈。
可钻到里面一看,世事还真不小,竟然有青冈石棋盘、紫藤摇摇椅,还有毛竹加蒲草的软卧榻。
一个老树蔸子削平顶端后,竟做了可供四五人品茗的茶几。
他每天都沉浸在这个小世界里,翻翻书,抿两口小酒,煮三巡老茶,再看看村里如练的河水东去,实在有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况味。
几亩地,一年三百六十几天,有六十天就打理好了。
牲畜,以敞放为主,单门独户的,也没邻居找麻烦。
他还借自然花木,养着十几笼蜂,到时候割蜜就是。
再就是一群野斑鸠,被他惯得能站在他手心吃食,卧在他肩头丢盹,立在他头顶拉粪。
剩下大把时间,就抱着书,坐在亭子里朝日头偏西地看。
如今看书也没压力,既不考秀才,也不中举人、争进土的,想看啥看啥。
他还给茶几上刻了陶渊明几句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师娘有时也生气,怕他把眼睛看瞎了,骂他书里能看出花来,鸡吃麦子都懒得起身吆。
他说鸡能吃多少,吃得再多还不是给咱长肉生蛋哩。
气得师娘也撕过几回书,撕烂了,他把零片片捌饬起来,还看。
家里衣食无忧,他又不想发大财,日子就过得真正是《诗经》里说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了。
安北斗过年时是去看过他的。
草老师的殷实日子,中心体现在每年自酿的上千斤甘蔗酒,和吊在火塘半空铸铁炖罐里一年四季都煮得咕咕嘟嘟的腊肉上。
来人随时拉出一块,就能切出红红的砧板肉下酒。
他每次去,草老师都埋怨不该带东西,说老师啥都不缺。
动物有吃的、有巢穴就够了,而人也只需要食物、房屋、衣裳和做饭、取暖过冬的燃料足矣。
这些东西山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余的闲在那里都是累赘。
安北斗说,你这是梭罗的思想。
草老师不知道梭罗是谁。
他说是一个作家,也是哲学家,写了一本书叫《瓦尔登湖》。
草老师让给他弄一本看看。
草老师还说你们干部出差多,见识广,但凡有好书了搞几本,老师就是陶渊明的日子了。
这天安北斗来时,他正躺在亭子外的一堆干草垛上,用书扣着脸丢盹。
书还是他去年开口要的《物种起源》。
大概又被师娘撕过,连封面都粘贴得有些残缺不全。
他喊了一声草老师,人哼哼一声,醒来了。
问他咋来了?他说送书来了。
不仅有《瓦尔登湖》,还有一套《缀白裘》戏本,都是他要过的。
他一边翻看一边说:“再进城了,记得给我弄一本《老残游记》。
这还是我爷手上的物件,让你师娘塞到火塘里了。
那书不贵,薄薄的,有一段写王小玉唱书的句子,老师都能背,你听噢:‘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人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