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刁民(3/3)
宫他彻底掌控不住了。
康熙抚着额角半天不说话。
这个死女人头上顶的是猪脑袋嘛,站太皇太后那边,对她有什么好处。
还说什么喜欢他,心里都是他。
心里都是他,就该来求他。
高士奇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不聪明,康熙也不会经常找他私下里议事啊。
他再聪明,后宫的情况,他看到的也只是表面。
在众人眼里,贵妃接管后宫近一年来,安分守己。
不像先前两位皇后一样,动不动就来乾清宫。
从没听说过贵妃跟佟佳氏来往,没听说过贵妃为谁谋过好处。
跟众嫔妃没有大矛盾,跟太后相处的很好,跟太皇太后处的也好。
更为难得的是,她并没有恃宠而骄。
偶尔来乾清宫求见,被挡在门外,也是老老实实的等着。
朝臣们对后宫要求不高,别闹腾,影响政事就行。
贵妃这样就行。
至于太皇太后。
在众人看来,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关系极好。
皇上很尊敬她,对太皇太后的旨意,说一不二。
高士奇怎么也不会想到,皇上是为贵妃和太皇太后的事忧心,还以为他在思虑捐官的事。
于是宽慰他:“皇上如果是普通的朝臣,也是众臣里最聪明能干之人。
其他人的思想,远远不及皇上。
就拿捐官来说,如果今年能捐出去五百个官位,平均每个官位一万两银子算,就是五百万两银子。
五百万两银子够半年的军需。
”
“收了银子,让他们排队等候,什么时候有缺,就让他们补上。
至于什么时候有缺,先让谁补缺,在朝廷手里掌控着。
既得了银子,又集中控制了官位。
这想法绝了,也只有皇上能想到如此高策。
”
康熙不接话。
高士奇又说:“平三藩用汉人,更是高策。
若不是皇上及时调整战略,战事哪里会推进得如此迅速。
”顿了一下,又说:“臣听说,太医院和惠民局正在试验种痘防痘之法,皇上圣明啊!此举将名留青史......”
康熙:“……”他坐直身子,看向高士奇,没什么表情地说:“在城内收个酒楼,由朕暗中指派人去经营。
高大人觉得如何?”
“皇上的想法极……”
康熙打断了高士奇的话,连问道:“建琉璃厂呢?酿酒卖酒呢?鼓励大家学洋文呢?”转话又道:“过几天,就要开博学宏词了,目前为止,被推荐之人,尚有两人未到,是吧?”
康熙说这些话的时候,暗自咬牙切齿:桩桩件件都跟胆大包天的贵妃有关。
真想把这些决议都废除了。
高士奇告退后,他吩咐梁九功:“把北五所东边那片空地改成射猎场。
从明日起,朕每日下午过去锻炼半个时辰。
”等朕锻炼得身强力壮,谁再胆敢强迫朕,朕一巴掌把她拍死。
次日早朝,康熙力排众议,确定了捐官制度。
三月初三,博学宏词开考,一共有一百八十六人参加,准备从中选五十人修《明史》。
被推荐之人,大部分是汉人,很多人不愿为满清出力。
被形势所逼,只得来应考。
为了不当官,故意答错题,或是交白卷。
康熙下令,凡参加考试者,所有的人都录用。
根据所长,安排官职。
不愿当官的,赠送盘缠银两送其归乡。
此举在文人中掀起轩然大波,那些誓死拒绝官位的人,被天子的仁德感动。
不但表示自己愿意留下,还推荐了其他人来。
康熙心情极好!
朕的心胸宽如大海,海纳百川,还容纳不了你们这些刁民。
想到“刁民”这个词,就想到后宫里那个刁民。
晚膳后,在摆满绿头牌的托盘里看了半天,也没找到刁民,只好问:“贵妃的牌子呢?”
作者有话说:
母猪的说法是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类似的段子。
博学宏词是史事,康熙当时把所有的人都录取了。
誓死拒绝受聘的黄宗羲,也把自己最优秀的学生万斯同送来参加《明史》的编修,同时还贡献了自己珍藏的全部资料。
康麻子是个好君王。
这件事就是在康熙十八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