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后事(1/3)
听到熟悉的声音,康熙站在混着冰块积雪的湖水里,四处看。
目之所及,白茫茫的一片,到处都是冰冷的雪粒,莫要说是人,连只鸟雀都没有。
“表妹......”他提足了力气,大喊。
“皇上,皇上......您醒醒......”
随着熟悉的呼喊声,白色的天空裂开了一道长长的黑缝,紧接着地动山摇,身体急剧坠落。
惊恐中,康熙睁开了眼。
他愣了好一会儿神,才意识到,乌兰布通之战,布满冰雪的后湖,都是梦境。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他惊喜地问。
“天还未亮。
”佟宝珠把他额头上的凉毛巾拿下来,递给身后的宫人,又摸了摸他的额头和胸口,“皇上,您发热了,臣妾叫了太医,来给您诊诊脉。
”
“朕没事......”还真是着凉了!浑身沉重。
康熙艰难地翻了个身,拉着她的手说,“先让他们回去,天亮以后再过来。
你上来吧,再睡会儿。
”
听到外面低低的说话声,佟宝珠抽出手,转身吩咐道:“让他们进来吧。
”又对康熙说,“皇上听话。
有病要早些医治,半刻都不能耽搁。
”
康熙摸摸自己热烘烘的脸,然后冲着她笑:“皇后怎么知道,朕发热了?昨晚睡的不好吗?”
太医进来了。
为了节省时间,佟宝珠没再应他的话,移步到床尾,朗声道:“都不用多礼,给皇上看病当紧。
”
康熙除了偶尔火气旺之外,几乎没生过病。
乍一听说,皇上病了,还是天未亮就叫人,太医们都惊得不行。
尤其是昨日来过集凤阁的两名太医,他们都不知道这一路上,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先是治风寒最好的柳太医上前切脉,佟宝珠看他的指尖不住的颤抖,安慰道:“皇上又没说什么治罪的话,柳大人紧张什么?有些病症,有潜伏期,昨日诊不出来也正常。
”
“谢皇后娘娘。
”柳太医哑着嗓子说。
抬起手指,又重新诊。
接着看了康熙的舌胎,问什么时候开始发的热。
“具体什么时候,本宫也不清楚。
”佟宝珠道:“本宫发觉皇上身体热,就去叫你们了。
”
“治病如救火,半点都耽搁不得。
娘娘十分英明......”
深更半夜的,在这里闲磨蹭什么。
康熙打断了他的话:“朕是怎么回事?是着凉了吗?赶快去熬药,别说那些没用的。
”
“皇上莫急,让另外几位大人诊过之后,共同商议方子。
”柳太医躬着身子,退到了一边。
余下的太医们,和柳太医的诊病流程差不多,也是先切脉,再看舌胎,然后问康熙哪里不适,昨日都做了什么,用了什么膳食。
前两位问的时候,康熙还回答,后面再问,就不耐烦了。
“你们是太医,还是朕是太医?朕什么都知道,还用让你们诊断吗?”一声喝斥,便再无人敢出声。
七名太医一一诊过之后,去外间会诊。
“皇上起来喝点水,发热要补充水分,否则容易脱水。
”佟宝珠挽着康熙的脖子,把他扶起来,“尽量别动肝火,免得病情加重。
他们也是小心嘛,担心用错了药。
”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昨日在湖里洗澡凉着了。
”康熙撇了一眼立在旁边的梁九功,气愤地说,“都怪这些死奴才们。
平日里,这不准,那不行的。
把朕的身子养得太娇气。
”接着又道,“别在这里碍眼了,去问问昨日下水那几个侍卫可有人发热。
”
“嗻。
”
梁九功跑着去跑着回,回来的时候,太医们已经在外面的廊檐下煎药了。
“万岁爷是怎么回事?”他低声问。
“风寒侵体。
”柳太医苦着脸道,“皇上要下水,梁公公怎么不阻拦呢?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寻常人遇风寒也要十天八天才能好呢。
何况是皇上的龙体。
”
他拦了,拦不住啊!梁九功也没心思争辩,低声问:“万岁爷怎么跟别人不一样了?”是天子没错,但也是肉/体凡胎呀。
“老夫跟梁公公说了,梁公公趁着机会跟皇上透露一声,好让皇上有个心理准备。
”柳太医先说了铺垫的话,这才接着说,“皇上的龙体一直温补着,有些小毛病,没爆发之前,就用药物压制了。
这就像是《魏文王问扁鹊》里所说,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
“哎哟,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吊书袋子。
”梁九功急躁地说,“您还是直接说正题吧。
”
柳太医怔了怔神道:“平日里用药物压制着,一旦发病就可能来势汹汹。
这就是不常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极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