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2/3)
扰宅上,无恩可报,当以效力。
”
太公大喜,教那后生穿了衣裳,一同来后堂坐下;叫庄客杀一个羊,安排了酒食果品之类,就请王进的母亲一同赴席。
四个人坐定,一面把盏。
太公起身劝了一杯酒,说道:“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王进笑道:“好不厮欺,俏不厮瞒。
小人不姓张,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便是。
这枪棒终日抟弄。
为因新任一个高太尉,原被先父打翻,今做殿帅府太尉,怀挟旧仇,要奈何王进,小人不合属他所管,和他争不得,只得母子二人逃上延安府去投托老种经略相公勾当。
不想来到这里,得遇长上父子二位如此看待;又蒙救了老母病奔,连日管顾,甚是不当。
既然令郎肯学时,小人一力奉教。
只是令郎学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阵无用。
小人从新点拨他。
”
太公见说了,便道:“我儿,可知输了?快来再拜师父。
”
那后生又拜了王进。
太公道:“教头在上∶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界,前面便是少华山。
这村便唤做史家村,村中总有三四百家都姓史。
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一气死了。
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剌了这身花绣,肩胸膛,总有九条龙。
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教头今日既到这里,一发成全了他亦好。
老汉自当重重酬谢。
”王进大喜道:“太公放心;既然如此说时,小人一发教了令郎方去。
”
自当日为始,吃了酒食,留住王教头母子二人在庄上。
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
史太公自去华阴县中承当里正,不在话下。
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
史进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一一学得精熟。
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
王进见他学得精熟了,自思在此虽好,只是不了;一日,想起来,相辞要上延安府去。
史进那里肯放,说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
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
”
王进道:“贤弟,多蒙仔好心,在此十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负累了你,不当稳便;以此两难。
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着在老种经略处勾当。
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安身立命。
”
史进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个席筵送行,托出一盘--两个段子,一百两花银--谢师。
史进收拾了担儿.备了马,母子二人相辞史太公。
王进请娘乘了马,望延安府路途进发。
史进叫庄客挑了担儿,亲送十里之程,心中难舍。
史进当时拜别了师父,洒泪分手,和庄客自回。
王教头依旧自挑了担儿,跟着马,母子二人自取关西路上去了。
卑中不说王进去投军役。
只说史进回到庄上,每日只是打熬气力;亦且壮年,又没老小,半夜三更起来演习武艺,白日里只在庄射弓走马。
不到半载之间,史进父亲--太公--染病奔证,数日不起。
史进使人远近请医士看治,不能痊可。
呜呼哀哉,太公殁了。
史进一面备棺椁盛殓,请僧修设好事,追斋理七,拔太公;又请道士建立斋醮,超度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