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1/3)
辱弟燕青百拜恳告先锋主将麾下:自蒙收录,多感厚恩。
效死干功,补报难尽。
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
本待拜辞,恐主将义气深重,不肯轻放,连夜潜去。
今留口号四句拜辞,望乞主帅恕罪:
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
身边自有君王赦,脱风尘过此生。
宋江看了燕青的书,并四句口号,心中郁悒不乐。
当时尽收拾损折将佐的官诰牌面,送回京师,缴纳还官。
宋兵人马,迤逦前进,比及行至苏州城外,只见混江龙李俊诈中风疾,倒在床上。
手下军人来报宋先锋。
宋江见报,亲自领医人来看治,李俊道:&quot哥哥休误了回军的程限,朝廷见责,亦恐张招讨先回日久。
哥哥怜悯李俊时,可以丢下童威、童猛,看视兄弟。
待病体痊可,随后赶来朝觐。
哥哥军马,请自赴京。
&quot宋江见说,心虽不然,倒不疑虑,只得引军前进。
又被张招讨行文催趱,宋江只得留下李俊、童威、童猛三人,自同诸将上马赴京去了。
且说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
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取其乐,另霸海滨,这是李俊的后话。
诗曰:
知几君子事,明哲迈夷伦。
重结义中义,更全身外身。
浔水舟无系,榆庄柳又新。
谁知天海见。
想这宋江等初受招安时,却奉圣旨,都穿御赐的红录锦袄子,悬挂金银牌面,入城朝见。
破辽兵之后,回京师时,天子宣命,都是披袍挂甲戎装入朝朝见。
今番太平回朝,天子特命文扮,却是啐头公服,入城朝觐。
东京百姓看了,只剩得这几个回来,众皆嗟叹不已。
宋江等二十七人,来到正阳门下,齐齐下马入朝。
侍御史引至丹墀玉阶之下,宋江、卢俊义为首,上前八拜,退后八拜,进中八拜,三八二十四拜,扬尘舞蹈,山呼万岁。
君臣礼足,徽宗天子看见宋江等只剩得这些人员,心中嗟念。
上皇命都宣上殿,宋江、卢俊义引领众将,都上金阶,齐跪在珠之下。
上皇命赐众将平身,左右近臣,早把珠卷起。
天子乃曰:&quot朕知卿等众将,收剿江南,多负劳苦。
卿等弟兄,损折大半,朕闻不胜伤悼。
&quot宋江垂泪不止,仍自再拜奏曰:&quot以臣卤纯薄才,肝脑涂地,亦不能报国家大恩。
昔日念臣共聚义兵一百八人,登五台发愿,谁想今日十损其八。
谨录人数,未敢擅便具奏,伏望天慈,俯赐圣鉴。
&quot上皇曰:&quot卿等部下,殁于王事者,朕命各坟加封,不没其功。
&quot宋江再拜,进上表文一通。
表曰:
平南都总管正先锋使臣宋江等谨上表:伏念臣江等愚拙庸才,孤陋俗吏,往犯无涯之罪,幸蒙莫大之恩。
高天厚地岂能酬,粉骨碎身何足报!股肱竭力,离水泊以除邪;兄弟同心,登五台而发愿。
全忠秉义,护国保民。
幽州城鏖战辽兵,清溪洞力擒方腊。
虽则微功上达,奈缘良将下沈。
臣江日夕忧怀,旦暮悲怆。
伏望天恩,俯赐圣鉴,使已殁者皆蒙恩泽,在生者得庇洪休。
臣江乞归田野,愿作农民,实陛下仁育之赐。
臣江等不胜战悚之至!谨录存殁人数,随表上以闻。
阵亡正偏将佐五十九员:正将十四员:秦明徐宁董平张清刘唐史进索超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雷横石秀解珍解宝偏将四十五员:宋万焦挺陶宗旺韩滔彭舾郑天寿曹正王定六宣赞孔亮施恩郝思文邓飞周通龚旺鲍旭段景住侯健孟康王英扈三娘项充李衮燕顺马麟单廷魏定国吕方郭盛欧鹏陈达杨春郁保四李忠薛永李云石勇杜迁丁得孙邹渊李立汤隆蔡福张青孙二娘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一十员:正将五员:林冲杨志张横穆弘杨雄偏将五员:孔明朱贵朱富白胜时迁杭州六和寺坐化正将一员:鲁智深折臂不愿恩赐,六和寺出家正将一员:武松旧在京回还蓟州出家正将一员:公孙胜不愿恩赐,于路上去正偏将四员:正将二员:燕青李俊偏将二员:童威童猛旧留在京师,并取回医士,现在京偏将五员: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乐和现在朝觐正偏将佐二十七员:正将一十二员:宋江卢俊义吴用关胜呼廷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戴宗李逵阮小七偏将一十五员:朱武黄信孙立樊瑞凌振裴宣蒋敬杜兴宋清邹润蔡庆杨林穆春孙新顾大嫂宣和五年九月日,先锋使臣宋江副先锋臣卢俊义等谨上表。
上皇览表,嗟叹不已。
乃曰:&quot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见存,又辞去了四个,真乃十去其八矣!&quot随将圣旨,将这已殁于王事者,正将偏将,各授名爵。
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
如有子孙者,就令赴京,照名承袭官爵;如无子孙者,敕赐立庙,所在享祭。
惟有张顺显灵有功,敕封金华将军。
僧人鲁智深擒获贼寇有功,善终坐化于大刹,加赠义烈照暨禅师。
武松对敌有功,伤残折臂,现于六和寺出家,封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
已故女将二人:扈三娘加赠花阳郡夫人,孙二娘加赠旌德郡君。
现在朝觐,除先锋使另封外,正将十员,各授武节将军,诸州统制;偏将十五员,各授武奕郎,诸路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
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
先锋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副先锋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军师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
关胜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呼延豹授御营兵马指挥使。
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
柴进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
李应授中山府郓州都统制。
朱仝授保定府都统制。
戴宗授衮州府都统制。
李逵授镇江润州都统制。
阮小七授盖天军都统制。
上皇敕命,各各正偏将佐,封官授职,谢恩听命,给付赏赐。
偏将一十五员,各赐金银三百两、彩缎五表里。
正将一十员,各赐金银五百两、彩缎八表里。
先锋使宋江、卢俊义,各赐金银一千两、锦缎十表里、御花袍一套、名马一匹。
宋江等谢恩毕,又奏睦州乌龙大王,二次显灵,护国保民,救护军将,以致全胜。
上皇准奏,圣敕加封忠靖灵德普佑孚惠龙王。
御笔改睦州为严州,歙州为徽州,因是方腊造反之地,各带反文字体。
清溪县改为淳安县,帮源洞凿开为山岛。
敕委本州官库内支钱,起建乌龙大王庙,御赐牌额,至今古迹尚存。
江南但是方腊残破去处,被害人民,普免差徭三年。
当日宋江等各各谢恩已了,天子命设太平宴,庆贺功臣。
文武百官、九卿四相,同登御宴。
是日,贺宴已毕,众将谢恩。
宋江又奏:&quot臣部下自梁山泊受招安,军卒亡过大半,尚有愿还家者,乞陛下圣恩优恤。
&quot天子准奏,降敕:&quot如愿为军者,赐钱一百贯、绢十匹,于龙猛、虎威二营收操,月支俸粮养赡。
如不愿者,赐钱二百贯、绢十匹,各令回乡,为民当差。
&quot宋江又奏:&quot臣生居郓城县,获罪以来,自不敢还乡,乞圣上宽恩给假,回乡拜扫,省视亲族,却还楚州之任。
未敢擅便,乞请圣旨。
&quot上皇闻奏大喜,再赐钱十万贯,作还乡之资。
宋江谢恩已罢,辞驾出朝。
次日,中书省作太平宴,管待众将。
第三日,枢密院又设宴庆贺太平。
其张招讨、刘都督、童枢密,从、耿二参谋,王、赵二大将,朝廷自升重爵,不在此本话内。
太乙院题本,奏请圣旨,将方腊于东京市曹上凌迟处死,剐了三日示众。
有诗为证:
宋江重赏升官日,方腊当刑受剐时。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再说宋江奏请了圣旨,给假回乡省亲。
部下军将,愿为军者报名,送发龙猛、虎威二营收操,关给赏赐马军守备;愿为民者,关请银两,各各还乡,为民当差。
部下偏将,亦各请受恩赐,听除管军管民,护境为官,关领诰命,各人赴任,与国安民。
宋江分派已了,与众暂别自引兄弟宋清,带领随行军健一、二百人,挑担御物、行李、衣装、赏赐,离了东京,望山东进发。
宋江、宋清在马上,衣锦还乡,离了京师,回归故里。
于路无话,自来到山东郓城县宋家村。
乡中故旧、父老、亲戚,都来迎接宋江,回到庄上。
不期宋太公已死,灵柩尚存。
宋江、宋清痛哭伤感,不胜哀戚。
家眷、庄客,都来拜见宋江。
庄院田产、家私什物,宋太公存日,整置得齐备,亦如旧时。
宋江在庄上修设好事,请僧命道,修建功果,荐拔亡过父母宗亲。
州县官僚,探望不绝。
择日选时,亲扶太公灵柩,高原安葬。
是日,本州官员、亲邻父老、宾朋眷属,尽来送葬已了,不在话下。
宋江思念玄女娘娘愿心未酬,将钱五万贯,命工匠人等,重建九天玄女娘娘庙宇,两廊山门,装饰圣像,彩画两郎,俱已完备。
不觉在乡日久,诚恐上皇见责,选日除了孝服,又做了几日道场,次后设一大会,请当村乡尊父老,饮宴酌杯,以叙阔别之情。
次日,亲戚亦皆置筵庆贺,不在话下。
宋江将庄院交割与次弟宋清,虽受官爵,只在乡中务农,奉祀宗亲香火。
将多余钱帛,散惠下民。
宋江在乡中住了数月,辞别乡老故旧,再回东京,与众弟兄相见。
众人有搬取老小家眷回京住的,有往任所去的,亦有夫主兄弟殁于王事的,朝廷已自颁降恩赐金帛,令归乡里,优恤其家。
宋江自到东京,发遣回乡,都已完足。
朝前听命,辞别省院诸官,收拾赴任。
只见神行太保戴宗来探宋江,坐间说出一席话来,有分教:宋公明生为郓城县英雄,死作蓼儿蓼土地。
正是:凛凛清风生庙宇,堂堂遗像在凌烟。
毕竟戴宗对宋江说出甚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下卷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更新时间:200711223:57:26本章字数:9187
话说宋江衣锦还乡,还至东京,与众弟兄相会,令其各人收拾行装,前往任所。
当有神行太保戴宗来探宋江,二人坐间闲话。
只见戴宗起身道:&quot小弟已蒙圣恩,除授衮州都统制。
今情愿纳下官诰,要去泰安州岳庙里,陪堂求闲,过了此生,实为万幸。
&quot宋江道:&quot贤弟何故行此念头?&quot戴宗道:&quot是弟夜梦崔府君勾唤,因此发了这片善心。
&quot宋江道:&quot贤弟生身,既为神行太保,他日必作岳府灵聪。
&quot自此相别之后,戴宗纳还了官诰,去到泰安州岳庙里,陪堂出家,每日殷勤奉祀圣帝香火,虔诚无忽。
后数月,一夕无恙,请众道伴相辞作别,大笑而终。
后来在岳庙里累次显灵,州人庙祝,随塑戴宗神像于庙里,胎骨是他真身。
又有阮小七受了诰命,辞别宋江,已往盖天军做都统制职事。
未及数月,被大将王禀、赵谭怀挟帮源洞辱骂旧恨,累累于童枢密前诉说阮小七的过失,曾穿着方腊的赭黄袍、龙衣玉带,虽是一时戏耍,终久怀心不良,亦且盖天军地僻人蛮,必致造反。
童贯把此事达知蔡京,奏过天子,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
阮小七见了,心中也自欢喜,带了老母,回还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后来寿至六十而亡。
且说小旋风柴进在京师,见戴宗纳还官诰,求闲去了,又见说朝廷追夺了阮小七官诰,不合戴了方腊的平天冠、龙衣玉带,意在学他造反,罚为庶反,寻思:&quot我亦曾在方腊处做驸马,倘或日后奸臣们知得,于天子前谗佞,见责起来,追了诰命,岂不受辱?不如自识时务,免受玷辱。
&quot推称风疾病患,不时举发,难以任用,情愿纳还官诰,求闲为农。
辞别众官,再回沧州横海郡为民,自在过活。
忽然一日,无疾而终。
李应受中山府都统制,赴任半年,闻知柴进求闲去了,自思也推称风瘫,不能为官,申达省院,缴纳官诰,复还故乡独龙冈村中过活。
后与杜兴一处作富豪,俱得善终。
关胜在北京大名府总管兵马,甚得军心,众皆钦伏。
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大醉,失脚落马,得病身亡。
呼延灼受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备。
后领大军,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
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花荣带同妻小妹子,前赴应天府到任。
吴用自来单身,只带了随行安童,去武胜军到任。
李逵亦是独自带了两个仆从,自来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