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3)
但像付老板这样,自己有作坊有牙行,不但可以直接出售自家的棉布,还可以低价收购其它零散织户的布,高价卖出。
必然赚得更多。
不过这些都是合理合法的,属于正常交易。
付老板也无所谓隐瞒,于是笑着点了点头。
“不过最近怕是行情不太好吧。
”
虞墨戈又道了句,然这话把大伙都说愣了,瞧着这位带了仙气似的公子哥,也摸不清他到底寻思什么,又到底想说什么。
付老板怔了须臾,依旧不失礼仪地含笑道:“这位公子,都是生意上的人,您有话大可直接道来。
”
虞墨戈闻言,清冷一笑。
“朝廷每年收购的棉布是固定的,流向其他各府的布也有限,且利润及低。
江南税收举国居首,所以没有暴利,如何在满足日常生计及赋税的前提下还能支撑江南的富庶?因为出口吧,然这个出口可非朝廷的对外经贸。
”
闻言,几位老板登时愣住。
其实这些在江南也都是不成文的规矩,三大织造是官营,纺织品自然由朝廷卖给西洋、暹罗等地,利润极高。
而余下那些私营作坊的布,要不以极低的价格被朝廷收取从而转卖,要么便是他们自己出售,也就是“私市”,在不影响朝廷的前提下,地方官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能够提高当地收益,增加自己的业绩,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这种对外的“私市”不是几个牙行便能做到的。
松江沿海,海运交通便利,所以这些交易便是由那些专门从事海上贸易的人完成。
这些人,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东瀛、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
说直白了就是走私。
因朝廷的海禁政策,即便他们推进了海上贸易,但他们依旧是违法的。
因为没有约束,他们甚至在西洋和东瀛之间倒卖火器,并且声势越发地壮大,甚至被成为“海上霸主”。
如今浙江及东南沿海倭患严重,这些人也无疑成为了朝廷的祸患。
浙江都指挥使田嵩怎么死的?说是被海盗杀害,其实与这些所为的“海上霸主”不无关系,因为他的任务便是围剿这些走私者。
至于为何把他的死挂在海盗的名头上,这便是虞墨戈离京南巡的目的。
且不谈这些。
正是因为田嵩的围剿,阻碍了“私市”的交易,故而也影响到了松江这些牙行老板们的对外生意。
“都是身边的事,想必你们也听闻了浙江都指挥使被害。
因剿匪亡了一位正四品大员,朝廷就算想不重视也不可能了。
如今剿匪和抗倭放在同等位置上,这私市且不说还能不能继续,谁能保准日后查办起来不受牵连。
您说我危言耸听也好,说我无稽之谈也罢。
生意是你们自己的,做与不做随您的愿。
”
虞墨戈一番话,把几位老板掌柜惊得后背直发凉。
换了别人许还真不信,可眼前这位,且不说这气场在这,他可是从京城来的,话里带着不经意官腔,只怕他身份非同寻常啊。
不过付老板也不是个容易被唬住的。
他深吸口气,平静道:“就算查了又如何,这江浙乃至东南沿海,便没有没与他们做过生意的,若论起罪来,太湖的水都不是白的。
您说这有何意义呢?天塌了大伙一起顶着,我们怕甚。
”
“我没道天塌啊。
”虞墨戈挑唇笑了。
“有海禁那便是不合规矩的‘私市’,若没了海禁呢?一切交易合情合理。
所以海禁与否不过是朝廷一念间的事,就看这案子怎么办。
暂不提这些,便说说咱们之间的交易吧,您为我提供技术,我与您合作。
您知道我从京城而来,这北直隶的纺织业我是一定要做起来的,倒时候您觉得朝廷九边的棉布需求及互市还会舍近求远地去找您吗?
况且,若是继续海禁,您断了条钱路;若解禁,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你们而是朝廷,朝廷大量对外出售丝织品,同样收购,您觉得我和您谁的机会更多。
所以我说,生意是你们自己的,做与不做随您的愿……”
这番话道来,不要说几位掌柜,就连容嫣也惊讶得耐不住心跳加速。
然虞墨戈没继续紧逼不舍,道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带着容嫣走了。
直到出了松江茶楼的大门,二人上了马车,容嫣依旧一副不可思议地表情仰视着身边的男人。
虞墨戈偏头看了她一眼,勾唇道:“还没看够?”
容嫣摇头。
“我还是第一次瞧您说大话,竟然连眼都不眨。
”
虞墨戈挑了挑眉。
“我怎就说大话?”
“还不是吗?您怎就知道北直隶的纺织一定能成,没了他们根本没有技术基础,就算成了,我何来的能耐操控朝廷的选择,让他们来与我合作。
”
“不出言镇住他们,如何制胜。
你没听过虚张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虞墨戈瞥了她一眼道,笑道。
容嫣撇了撇嘴,她又没打过仗。
不过这招她确实没想到,毕竟底气不足。
虞墨戈也看出来了,挑着她下巴道:“再说,与朝廷交易的事还有我呢,你担心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