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3/3)
听说过她的——建安郡君的孙媳,户部侍郎秦晏之的正妻吗。
要知道秦晏之可是出了名的儒雅蕴藉,翩翩郎君,当初不知是多少京中名媛梦寐以求的良人,只可惜听闻他通州老家已有妻室一个个都心里好不落寞。
直到后来他纳了个外室做姨娘逼得正室与他和离,又让人大失所望。
不过时间一久,随着秦晏之高升成为最年轻的正三品户部侍郎,大伙对他的热情又复苏了。
于是,她们便对这位秦晏之唯一的夫人好奇起来。
听说她门第不高,而且两人聚少离多婚五年他都未让她随同入京,想来这位夫人也不是个招人疼的,定不会惊艳,起码是拿出不手。
甚至觉得和离也不过是厌弃的借口罢了。
所以说这是天性,姑娘们总会带着优越感去下意识比较,想找出自己优于她人之处,从而抬高自己证明她们更适合心上人。
然想象中的“下堂妻”出现在她们面前是,姑娘们一个个都惊住了。
眼前人岂是一个“美”字形容得了了。
她便是秦晏之的前妻?不信,绝对不信。
这不过就是个较她们多添了份风韵的小姑娘而已吗!哪里是她们想象中畏缩容颜黯淡的妇人。
容颜对小姐们微笑,眉眼弯眯,唇畔两个小梨涡浅出淡入,清媚无双。
她款款入门举止落落气质不俗,尤其是她开口的那一刻,柔软的声音如上好的蜜糖,抹在心头甜而不腻,温婉中带着让人难以忽略的高贵……
容嫣的出现让她们突然想到一个人,昌平侯夫人——
二人不但气质毫无二致,怎看着相貌也有那么几分像似呢。
几人隐约想起侯夫人也姓容,莫不是她们是一家人?
方才还好兴致颇高的小姐们这会儿有点蔫,心里的那份优越感荡然无存。
连这样的秦晏之都瞧不上,那自己还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也不知他心到底高成何样。
瞧着高冷,可没聊几句大伙便发现这位容家小姐亲切极了,翰林院大学士家的三小姐祁棠活泼,黏着容嫣唤声“姐姐”。
几人打趣她好不羞,她却笑弯了眼道:“就是像姐姐嘛。
”
容嫣看看小姑娘笑了,递了块甜糕哄道:“话比点心还甜,叫得人心都化了。
”
其实小姑娘们也没那么难接触,容嫣发现几个还主动与她聊天。
尤其是谭府大爷家的谭皎月。
皎月是谭青窕的堂妹,小姑娘懂事守礼,随青窕唤她表姐。
有共同话题二人也颇是谈得来。
“表姐可还记得,你有一年来谭府,我在后花园的假山上摔下来,你把我抱在怀里哄,还给了我一颗糖……”皎月眼睛闪闪道。
容嫣面带愧意笑了。
“也是,那年我才五岁。
您也不过十岁而已。
”皎月笑道,“我记得临表哥也去了,您看我哭不止,还让他也把糖给我,他不情不愿地却也交出来了……怎都没想到寄临表哥如今这般厉害……”
小姑娘笑意泛着少女的思慕。
这神情容嫣熟悉,当初提到虞墨戈时徐静姝也是这般。
容嫣恍然忆起姨母曾经提过要给表弟说亲,对方是谭府小姐,难不成是她?
容嫣不自觉地打量一番,少女明眸皓齿清丽如兰,言行不疾不徐得体大方,尤其是听人说话时,一双水灵灵地眼睛总是注视着对方,满目的期待和谦逊,贴心极了。
想象她乖巧地站在寄临身边,还真是登对。
姑娘心意已明,就是不知道寄临如何想的。
可思及祖母,容嫣略略有些不安。
她不是看不出祖母的心思的,只盼着寄临别和祖母想到一处,多为自己日后打算,娶个门当户对的姑娘再别惹舅母操心了。
娶……
容嫣又想起了虞墨戈,最近脑袋里总是无缘故的浮出他的影子,闪过他说的话:春闱后,我娶你。
春闱过了,殿试过了,连馆选都已过去月余了他始终没出现。
听闻最近英国公府因世子的事不太安宁,想必他也忙着呢吧。
不然这么久怎只端午那日见了一面……
端午那日容嫣随沈氏去波若寺拜佛,他也陪他母亲去了。
趁她带嬷嬷去供长明灯时他偷偷来见她。
见他手上什么都没带,她便从衣袋里拿出一条百索给他绕上了。
虞墨戈含笑看着那五彩绳佻然道:“你不是特地为我准备的吧。
”
“哪有,是多余的。
”容嫣掩饰道,心下却因被识破而慌了。
她确实是为他做的,只是没想到会真的遇到他。
瞧着眼前人耳尖又红了,他贴上去亲了亲,气息温而柔声道。
“可我是特地的。
”说着,环住她手指在她腰间轻动。
二人分开始,她身上多了一只绣着双莲并蒂的草药香囊。
容嫣好不惊讶,可虞墨戈却撇了撇嘴,佯做不满道:“明明是女人家的东西,偏要我送。
”说罢,在她唇角猝不及防地一啄便匆匆消失了。
并蒂双莲。
这寓意再清楚不过了,可他始终也没说出那话来……
过去许久,香囊味道都淡了她也没舍得扔,一直揣在衣袋里随身带着。
也不知虞墨戈当初的激情是否也如它淡了,不过容嫣庆幸自己没有对他抱有希望,没有希望便没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