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文脉初生(2/3)
须尽快好起来!阿婆需要他!先生下落不明!赵阙和杜阎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他不能倒下!
身体无法修炼,他便将全部心神沉入识海,沟通怀中那本沉寂的残书。
这一次,残书不再仅仅是传递力量或真意。
当他的意念带着无尽的感激、求知的渴望以及守护的坚定,小心翼翼地探入残书时,他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无尽知识殿堂的大门!
无数闪烁着微光的、或金色或银色的古老文字,如同星辰般在识海中缓缓流淌、旋转。
这些文字不再是之前惊鸿一瞥时的杂乱无章,而是隐隐按照某种玄奥的“理”之轨迹排列组合。
《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一段段熟悉的儒家经典篇章,以文字本源的形式在他识海中流淌而过。
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圣贤亲笔书写时的精神烙印,散发着比单纯诵读强烈千百倍的道理光辉与智慧韵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让陆守拙震撼的是,在这些流淌的经文之中,他清晰地“看”到了与“养”字真意相关的、更深层次的阐述!
“养气”非是简单的滋养恢复,而是“以直养而无害”!是持守正道,以精诚之意,温养培育那一点浩然正气,使其壮大、精纯、刚正不阿!
“修身”之基,在于“正心”、“诚意”!心念纯粹,意念真诚,方能引导浩然气滋养自身,修复创伤,强健体魄!
而“仁”之大道,更是“养”之终极!泽被苍生,滋养万物,生生不息!
这些流淌的经文,如同最精妙的导师,将“养”字真意与他之前领悟的“守”、“仁”真意,以及儒家修身的根本道理,完美地串联、融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深邃的修行体系!
陆守拙如饥似渴地沉浸在这浩瀚的智慧海洋中。
身体的剧痛仿佛被隔绝在外,精神的疲惫被书卷的温润气息抚平。
他一遍又一遍地体悟着那些关于“养气”、“修身”、“正心”的经文奥义,结合自身经脉寸断、丹田枯竭的现状,一个模糊的念头逐渐在他心中成型。
既然经脉如同破碎的河道,无法承载奔流的江河(浩然气),那何不…以“养”字真意为引,以圣贤经文阐述的“修身正心”之法为基,将这些断裂脆弱的经脉,当作需要“滋养”、“修复”、“重塑”的田地?
他不再试图强行运转那微弱的浩然气去冲击破损的经脉,而是将意念沉入丹田那点微弱的青色光点。
这一次,他并非引气,而是观想!
他观想那点青色光点,如同初生的幼苗,散发着温润的、蕴含着“养”之真意的生机。
他引导着这丝生机,如同最温柔的水流,极其缓慢地、一丝丝地浸润向那些断裂弥合的经脉。
同时,识海中流淌的关于“正心诚意”、“以直养气”的经文奥义,化作无形的韵律,引导着这丝生机流淌的轨迹。
每一次意念的流转,都暗合着天地间某种至高的“理”!
奇迹发生了!
当那蕴含着“养”字真意和圣贤道理的温润生机,流淌过那些脆弱不堪的经脉时,并未引起剧痛和排斥。
相反,那些如同干涸龟裂土地般的经脉,如同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吸收着这丝生机!断裂处的弥合痕迹,在生机的滋养下,开始变得更加坚韧、更加富有弹性!甚至…隐隐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如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