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棺椁暴动(2/3)
巴拿赫球体。
青铜棺椁的量子印记突然集体过载,那些蠕动的玄武纹章在辐射暴中结晶为谢尔宾斯基四面体。
结晶左臂的量子吸附器刺入岩壁瞬间,七道沥青状黏液呈湍流态喷涌。
伊条崇启动反重力靴的布朗运动模式,纳米涂层在腐蚀液接触前完成分子重组。
断刃刺入第四名战士胸腔时,振金刃体释放出强互作用力冲击波,钚238共振核心在临界质量下引发链式晶爆。
三具青铜棺椁被反物质余波抛向电离层,飞散的钛钨合金碎片以弹道轨迹击穿两名战士的膝关节流体轴承。
幸存者组成五边形量子共振阵。
他们以17.5Hz频率敲击光锤握柄,震波在岩浆河面激起六米高的硫磺火墙。
临时光刃的碳化硅涂层在3000K高温中发生拓扑相变,伊条崇将纳米推进器灌注刃柄,弹道计算显示59%概率命中西侧战士的锇铱合金眼罩。
金属碰撞引发的平衡仪故障使环形阵出现0.7秒缺口。
异种兵器在量子纠缠手套中震颤。
当伊条崇将结晶左臂按上玄武纹章,钛银骨架内的超流体回路突然过载。
三名战士的碳化钨胸甲在液氦寒潮中脆化,第四名战士挥锤时的希格斯场扰动暴露出费米级破绽。
同频共振产生的卡西米尔效应将百米岩浆凝成黑曜石平台,表面六边形晶格精准映射着浑天仪量子编码。
最后一名战士启动自毁协议时,反物质核心的玻色子云团突破磁约束。
膨胀的真空衰变泡将黑曜石平台炸成谢尔宾斯基分形石笋,伊条崇借冲击波完成45米抛物线跃迁。
怀中的青铜台碎片因吸收辐射达到激发态,十九道地脉光流刺穿三千米玄武岩层,伽马射线暴将残存战士的量子印记彻底格式化。
裂谷北壁的活性黑曜石群突然量子隧穿。
伊条崇启动结晶左臂的克莱因瓶力场,在纳米级空间褶皱中规避坍缩效应。
当他降落在重新凝固的岩浆平原时,青铜台碎片表面的蜂巢纹路正渗出零度晶体,那些不断重组的多面体结构,竟与黑市商贩义肢的拓扑缺陷完全吻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五波能量涟漪从地核深处传来。
伊条崇将光锤改装成狄拉克弦发射器,脉冲光束在日晷阴影上烙出第十九节点的坐标。
当猎兵团剩余的旋翼机群突破平流层时,整片焚风裂谷突然发生空间折叠,那些咆哮的引擎声与机甲残骸,永远凝固在突然晶化的电离云中。
光流消散时,青铜棺基座的钛钨合金层显露出垂直甬道。
伊条崇的量子吸附靴降落在入口,扫描显示内壁的基因图谱采用量子蚀刻技术,碱基对排列对应实验室的星穹之子培育序列。
当他用光锤的希格斯场刃击碎钚合金闸门时,门体残骸的荧光编号激活视网膜警报——“B-12“正是铸剑坊反物质反应堆的设计代码。
甬道内部的磁单极子引擎启动,将伊条崇以9.8m/s2加速度推向地心。
他调整光锤角度激发强互作用力火花,纳米陶瓷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