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3)
可惜霍香梅并不知许三郎的用心良苦,还不停的问怎么进了城那么久都不到市集的。
这次因为来得急,恰好那几天没有人往长安来的,所以许三郎带着妇子丈人孩子来长安并没有事先跟小二他们说。
这个时候按照许三郎往常的经验,小二和他的妇子都应该在许二郎做掌事的那个商队的商肆学着做事。
许三郎干脆也不去找他们了,而是直接驾着车就往西市边上的小巷子里面去。
因为许二郎家就住那,而小二跟他的妇子也暂时借住在许二郎家。
许二郎家早已经不是当初许三郎第一次在长安见到他时所住的那个好几户人家租赁的一个小院子。
这些年许二郎一直打拼着,埋头苦干,努力识字,等原先那个掌事退了下来,就推了许二郎上去坐那个掌事的职位。
别以为这个掌事的职位就是能者坐之的,有能力的人多得是了,为嘛不是别人,而是许二郎坐上了这个职位呢?除了许二郎为人本身老实却又不失灵活,在商肆的时间久,又熟悉商行的情况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许二郎认了那个掌事的做契爹。
等无儿的掌事百年之后,许二郎是得捧命先牌和香火炉替掌事守孝的。
别问掌事的怎么不从族亲或者旁亲那过继一个儿子或者是认一个契儿,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倒是便宜了许二郎。
许二郎认掌事为契爹的消息从信件传到了许大郎和许三郎耳中,许三郎觉得人往高处走,这掌事的能帮到二兄不少,这并没有甚么坏处。
可是许大郎却是不赞同的,觉得许二郎为了钱财利益视别人为爹,是为不孝之举。
然而许二郎远在长安,许大郎鞭长莫及,只能在信件中狠狠的训斥了许二郎一顿。
然而这些年,许二郎虽然长期在长安,可是并不是不知道自家大兄大嫂的为人,所以在感情上只是一般罢了,那就更加不会放在心上了。
……
许三郎熟门熟路的来到许二郎家的小院子外停下车,让小七去敲门。
这城里比不上乡下的一点就是不好在大门外就大叫让里面的人听见,如果把周围的人家都叫了出来,那就不好了。
“来啦,来啦,等等……”,里面传出一个年轻妇子的声音,嘀咕了两声,“这个时候有谁来呢?”。
霍香梅倒是听出了是小二的妇子阿慧子的声音,许三郎不是说这个时候阿慧子应该是在陪小二学习掮客之道的啊。
小七给霍老爹揉着小腿,坐了那么久也是腿麻了。
等阿慧子见到居然是阿爹阿娘还有姥爹小叔子时,吓了一跳,“阿爹阿娘姥爹小七,你们怎么来了?”,难道家中出了甚么大事?阿慧子的脸色唰的一下子就变得惨白惨白了。
霍香梅见儿媳妇都被吓到了,赶紧说,“没事,没事,我们就是过来玩耍玩耍。
”。
阿慧子更加惊讶了,阿爹阿娘平日里都要忙着商肆里的活,还要抽空忙家里的家务活,现在大兄又有了新生子。
按理说,阿爹阿娘他们应该更加忙才对的,怎么就有空儿大老远的过来长安玩耍呢?这话说出去就没有真实性啊,不过不管怎么样,还是先进去再说。
阿慧子赶紧道,“那姥爹你们先进去,等会我们再聊聊,许旺(小二)跟二叔他们都去了商行了。
”。
等许三郎他们进到小院子的时候,里面听见声音的王二花手里拿着一件正在缝补的衣裳就走了出来,“啊,姥爹,三郎,香梅,小七,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