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44节(1/3)
“罗成,你表演的是啥来着。
”
张厂长望着罗成问到,上次是说让罗成吹个牛讲个故事就行。
但总不能介绍节目就是吹牛吧。
“节目叫《我的战友张三》。
”
罗成挠着头说着,他没有想到自己要说的节目差点跟厂里职工表演的节目名字撞车了。
本来也是想说一个打鬼子的事情的,但却被车间用了。
突然想到无所不能的法外狂徒张三,也就立刻想出了这样一个名字。
《我的战友张三》,一个这样的节目名字,大家听了都不知道这叫什么节目。
罗成也解释了,内容就是讲一个战友的故事。
讲故事,的确算不错的节目,张厂长还真以为罗成会表演吹牛呢,看样子关键时候其实罗组长还是靠的住的呀。
一个不满百人的厂,能凑出三个节目就不错了。
说实话,戴茜茜等人还挺想看看修理厂这凑出来的节目是什么的。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整吧,等会还有真正的‘任务’呢。
文工团的班长说开始准备整,让要表演的人准备好。
就一起上楼去宣传科了,让老魏用喇叭喊表演节目的工人过来。
其他人都到车间去集合,准备看节目了。
罗成也去找两个妹妹,厂子里就这样几个地方,只要不出去,很好找的。
出门没走几步就看见她们站在汽车边正在聊天。
罗成把两妹妹招呼过来,就被戴茜茜她们看见了,在某人的暗示下,赵倩走到罗成身边询问这两女人是谁。
得知是罗成的亲妹妹后,对罗成的妹妹还主动打着招呼,热情的闲聊着。
广播没多久就响起了,让职工和家属们去车间集合看节目,要表演节目的职工先到食堂这边来集合。
老魏的‘普通话’听着是真地道呀,只不过是方言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而已,说的比较慢一点,可实际上依然是方言。
这也是戴茜茜她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广播,差点没忍住笑。
以前也有过在地方慰问演出,但基本都是大厂,大厂的宣传科基本有专门的播音员。
就算吐字不地正方圆的,好歹普通话说的还可以。
可这老魏,外地人不对着字看,哪怕他说的慢,有时候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就这样,竟然等会还表演朗诵。
最主要的是,他这节目是带前缀的,说是普通话朗诵。
第114章节目表演
其他要表演的职工也来了,竟然还设计了简单造型,有戴帽子的(草帽),有头上裹毛巾的。
也不知道是个啥意思,听解释后才知道,戴帽子的是演鬼子的,裹毛巾的是演农民的,着节目就是农民打鬼子,简称打鬼子。
这表演的人到齐了,那就全部到车间里去表演吧。
一行人进入车间,职工和家属知道是来表演节目的,这一进来就热情的鼓掌。
虽然没有主持人,厂长还是走到最中间让大家安静,说了几句客套话,才开始正式表演。
老魏先上场的,自我报幕,朗诵《我们劳动人民真光荣》
“饿门,脑洞人蒸关笼,脑洞人硬爽书尝早了菜父~~饿门~~。
”(请自我翻译)
方言,观众都是义安的,大部分人也不会说普通话,反正感觉听的很清楚,很激昂。
而戴茜茜她们是真没听懂,她们以前在其他地方还听过这文章的,但被老魏这样一念,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罗成是听懂了,这‘普通话’方言,真是太有趣了。
很普通的朗诵,这放后世去学习里念的话,要逗死人。
节目演完,表演者还要自己落幕。
“狼松,饿门脑洞人敏蒸关笼~~劫数。
”
说完结束语,老魏就坐到工人一起了,他也是要看节目的。
第二个节目,打鬼子,车间表演的职工上场。
也是先报幕,我们表演的节目是《打鬼子》。
然后内容夸张不夸张先不说,罗成反正是爱看。
表演鬼子的都几乎把鬼子演成了傻子瞎子。
职工不会无实物表演,硬是用旁边来凑。
比如演农民的,拿着一块砖头,开口说到,我看见一个鬼子来了,找了一块砖躲在一颗树后面,鬼子没有发现我,靠近了。
然后农民走到鬼子身后,一搬砖假装敲到鬼子脑袋上。
独白又响起‘我用搬砖打在他脑袋上,直接打开花了。
我杀死一个鬼子了。
’
几个人表演,就是农民用各种办法打死鬼子,而在场的人看的都在喊好,就跟鬼子就应该这样简单被农民杀死一样。
罗成是看的想笑,但他发现自己没笑的资格。
因为他马上要表演的节目,其实也是瞎扯的,甚至跟现在表演的节目本质上没区别。
第二个节目,各种鬼子被干死,反正就是能想到的死法都用上就是了,演了十几种死法,也就结束了。
这节目,掌声比第一个还热烈,这时代的人就喜欢看这个。
见表演人员下去了,罗成也有些尴尬的上台。
“大家好,我表演的节目是《我的战友张三》”
学着其他人也先报一个目,然后罗成开始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