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浴血真定,山河同仇(2/3)
赵翊眼眶湿润,接过水一饮而尽,大声道:“多谢乡亲们,有你们在,大宋何愁不胜!”
百姓们的支持如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到宋军将士们体内。
他们士气大振,再次发起猛烈反击。
赵翊与宗晴琳趁机调整战术,将宋军分成几个小队,互相配合,对金兵进行分割包围。
城墙上,弓弩手们发挥出精准射击的优势,专射金兵将领和旗手,一时间,金兵指挥系统大乱。
战场上,宋军各小队如狼群般穿梭在敌阵中,或突袭,或迂回,打得金兵晕头转向。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天,金兵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全线溃败。
他们丢盔弃甲,四散逃窜,宋军则乘胜追击,斩杀无数金兵。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真定府的大地上,战场上一片死寂,只有浓浓的血腥味弥漫在空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宋军将士们疲惫不堪地回到城中,他们身上沾满了鲜血与尘土,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赵翊与宗晴琳并肩走在城中街道上,看着百姓们夹道欢迎,心中感慨万千。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百姓们全力支持的结果。
“将军,今日之战,多亏了您的指挥若定,还有百姓们的齐心协力。
”宗晴琳轻声说道,言语间满是钦佩,她侧头望向赵翊,目光在他坚毅的侧脸停留片刻,又迅速移头,脸颊微微泛起红晕。
想起初次见面时,赵翊在演武场上的飒爽英姿,那矫健的身姿、利落的招式,就深深印在了她的心底。
那时的她,便暗自期许,若能与这样的英雄并肩作战,该是何等幸事。
赵翊微微摇头:“不,若不是大小姐将军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若不是百姓们的同仇敌忾,我们今日难以取胜。
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
”
说着,他的目光也不自觉地扫向宗晴琳,见她发丝凌乱,脸上溅着几滴血迹,却别样动人,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情愫,忙又垂下眼帘。
脑海中浮现出宗晴琳平日里训练女家军的场景,她的专注、她的飒爽,都让他忍不住侧目。
回到营地后,赵翊立即安排救治伤员,统计伤亡情况。
这场大战,宋军虽胜,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将士永远地倒下了,他们的家人再也等不到他们回家。
看着一份份伤亡名单,赵翊的心情无比沉重,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将金兵彻底赶出大宋,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真定府进入了重建阶段。
百姓们在宋军的帮助下,修缮房屋、开垦荒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赵翊和宗晴琳也没有闲着,他们一方面加强城防建设,训练新兵,另一方面派出探子,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
探子回报,金兵在此次大败后,内部出现了分歧。
一部分将领主张再次集结大军,强攻真定府,以雪前耻;
另一部分则认为应该暂时退兵,休养整顿,等待时机。
得知这个消息后,赵翊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依我看,金兵即便退兵,也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壮大自己,趁他们内乱之际,主动出击,各个击破。
”一位将领提议道。
赵翊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但我们也要小心谨慎,不可中了金兵的圈套。
”
宗晴琳站起身来,说道:“将军,我愿再次娘子军先行探路,摸清金兵虚实。
”
赵翊看向她,眼中满是犹豫:“大小姐将军,你刚经历大战,身上还有伤,此番探路太过危险,还是让别人去吧。
”
宗晴琳却执意要去:“将军,我熟悉周边地形,且娘子军行动敏捷,不易被察觉,由我去最为合适。
再说,这点小伤算什么,不碍事的。
”
见她态度坚决,赵翊无奈答应:“那好吧,大小姐将军千万小心,若有险,即刻返回。
”
宗晴琳率领娘子军出发后,赵翊的心一直悬着。
他每日在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