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墙相爷家(重生) 第26节(1/3)
秦檀意味深长地盯了老农夫一眼,道:“老人家,你到底是孤身逃来京城,还是被人使了银钱、特地上门演戏,这可未可知呐。
”
秦檀的内心很镇定。
她知道,她只要说出那句“六生修得到梅花”,眼前的情势就一定会反转,贺桢绝对会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救命恩人。
但是,她不想那么做。
至于为什么……
废话!要是贺桢得知她秦檀才是真正的救命恩人,转而爱她爱的天崩地裂、难舍难分,打死不肯和离,那可怎么办!
她还要痛快地和离呢!
秦檀说完话,就揣着小手炉坐下了。
那头的贺桢疑魂未定,仍又冷又怒地盯着她:“秦檀,既然你说月初的那几日你在施粥,那便把人证叫来。
”
“人证?有啊。
”秦檀稳稳地坐着,“一会儿就来了。
”
这边的书房里正热闹着,冷不防,外头有人来通传,打断了书房的热闹。
“大人、夫人,宫里来了宣旨的人!”
贺桢微微一惊,道:“罢了,先随我出去接旨吧。
”这圣上的旨意到底比家事重要,贺桢顾不得发落秦檀,立即领着阖家出门迎旨。
出了门,但见宣旨的太监抖开手中圣旨,徐徐念道——
“敕曰:斯有率土之仁,广济黎民,佐朝廷以慈心,治行有声;徽音载册,是宜褒编。
尔朝议大夫贺桢之妻秦氏,贞静淑懿,四德咸有,特封为五品宜人,以彰紫宸之辉。
”
圣旨念罢,贺家众人皆惊。
好半晌,才有人反应过来:“是夫人!是夫人得了外命妇的封号,被圣上封做了五品宜人!”
秦檀接了旨后,悄悄给宣旨的公公塞了些大块银子。
那念圣旨的太监掐着兰花指,笑眯眯道:“贺中散,您有个好夫人呐。
人善心慈,在云镇广设粥棚,替陛下分忧,乃是京城之人的表率,陛下特地给了这个赏赐。
”
贺桢僵跪在原地,神色懵懵的,已是起不来身了。
没一会儿,太监又转向秦檀,悄声道:“相爷说了,您得了这个赏赐,是要亲自入宫向陛下谢恩的,可莫要忘了这件事儿。
”
秦檀点点头,低声道:“烦请替我,谢过相爷。
”
——谢均啊谢均,这么厚的一份礼,可要她如何来还?
第26章景承宫中
秦檀竟被陛下封做了五品宜人!
圣旨一下,贺家众人皆惊。
须知道陛下病体孱弱,已是许久没恩准过晋封外命妇的事儿了。
秦檀这个宜人的封号,还是这一年的头一回。
贺老夫人不知道贺桢与秦檀在书房里闹的那一出,一副喜不自胜模样。
但欢喜了一会儿,老夫人就拉下了脸,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秦檀能得封五品宜人,定是桢儿去面圣请的旨。
自己的老娘还什么殊荣都未曾得到,便先抢着给过门半年的媳妇请封,桢儿未免有些胳膊肘向外拐了!
老夫人浑然无视了秦檀施粥的功劳,一颗如拧了麻花似的难受;再瞧秦檀时,扎了刺般的不舒服,便盖过了先前的欢喜之意。
这个千好万好的儿媳,看着也没有先前那般顺眼了。
老夫人面前的贺桢,却又是另一幅神情。
待宣旨的太监走了,贺桢依旧僵僵站在原地,像是个唱忘了词的戏子,一副下不来台的样子。
有圣旨为证,贺桢知道,自己定然是错怪了秦檀。
不仅是错怪,且错的离谱。
秦檀对待素不相识的灾民,尚且如此仁厚怜悯,更何况是那些曾经救了她夫君的人?
他脑海如乱麻一团,羞愧之意又令贺桢的面孔浮上了不自在的红。
贺桢素有傲骨,几乎从不向人低头。
可此时此刻,他却不得不向秦檀低下了头颅,声音弱势道:“……檀儿,我……”沸红之色,从耳根传到了脖子尖上。
“道歉的话,就不必了。
我不在乎。
”秦檀斜斜睨视他。
“是我错怪你了。
”贺桢的面庞愈发羞愤,“是我错……错的太离谱。
”
此时此刻,贺桢更希望秦檀痛斥自己一顿,而非是一句轻飘飘的“我不在乎”。
他总觉得,“我不在乎”,比秦檀的怒火更叫他难受。
贺桢心底颇为后悔:他怎么便信了那些个农夫的一面之词呢?一定是自己的心太偏向方素怜了,如此,才会在秦、方二人之间,倾斜得如此明显。
秦檀掸了掸袖上尘埃,低声道:“贺桢,虽然这一次,你没能休了我,还得和讨厌的我继续做一对夫妻。
但是,你很快就会圆了你的梦想,和方姨娘守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