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 第37节(3/3)
寻常,因为人严肃峻厉,无论与先帝还是亲眷皆多生龃龉……”
“……但他的确是耿介中正之人,自祖父去后便一力担起一族之责,从未有过一日懒怠。
”
“你大约也能想见,他自戕之后方氏大乱,我母亲又是久病不起,去岁此时我亦曾怨他决绝偏执,如今兵戈将起却才忽而领悟他那时的苦心……”
“人生一世孰不畏死?遑论他身后还有诸多难以割舍的人事——这一年来我曾回想过多次,那晚他与我别时究竟在想些什么,如何竟会无恨无怨……”
他的语气越来越淡,可她所感到的悲伤却越来越浓。
“他最后同我说,委屈难免要受,但我族之人本当有人不知而不愠的气度……只要我向前走一步便会多许多人因这一步而受益,是以不必计较得失衡量利弊,只要一意向前走。
”
“疏妍,他是对的。
”
“……我希望他是对的。
”
——他从未在她面前说过这么多话。
那样沉默寡言的一个人,无论何情何境都显得节制克己,那时却竟在她面前说起了他已故的父亲,头一次让她感到……他在真正试图让她靠近。
她再次感到心弦绷紧,只是这一次却并非仅仅出于悸动,也许是因自幼听惯了自家长辈的谆谆垂训,此刻他提及的先国公之言令她在动容之余又感到几许困惑——
……人竟果真可以为了他人舍去自己么?
外祖母告诫过她许多回,人生一世能守得安稳太平已是万般不易,倘若再负千钧又当如何维系长久?又譬如她的父亲和叔父,大难来前纵有一身傲骨、事到临头也难免折腰避让,盖因趋利避害本为天性,明哲保身亦是常情。
可方氏却……
她甚至已记不太清先国公的音容,而此刻切身安享的太平却皆仰赖对方舍身,深深的震撼令她默然无言,再看向方献亭时已是百感交集难言忧喜。
“是对的……”
她重新小心翼翼地伸手抱住他,为自己的狭隘与自私无地自容。
“……对不起。
”
她说得恳切又郑重,他听后却又叹了一口气,抬手轻轻抚过她的青丝,他的声音再次轻柔起来,哄:“不是都说了,不必抱歉……”
她却还感到难过,一时又说不清具体的因由,他大概也察觉了她的伤感,想了想还是把话岔开了,语气舒缓一些,问她:“子邱午前是不是说明日要陪你出门?”
这话转得着实突然,聪敏如她自也晓得他这是在借打岔宽慰人,于是一边撇嘴一边点了点头,答:“他以为你欺负我了,要补偿我呢……”
他终于一笑,轻轻捏了一下她的下巴,说:“他倒是疼你。
”
“那当然,我二哥哥最疼我……”
她感觉到他的怜爱,此刻也配合着说些轻松的话,顿一顿还打趣:“……比三哥疼我。
”
他听言一挑眉,神情却有些微妙了,看她一眼后略有些迟疑地问:“你……”
开了头却又不说下去,她不解,就问:“怎么?”
他摇摇头像要作罢,过一会儿却又反了悔,接着前面问:“你唤他何以比唤我多一个字?”
……嗯?
他的意思是……“二哥哥”比“三哥”多一个字么?
她被问得一愣,接着又弯起眼睛笑起来,答:“我一直那样叫他,叫‘三哥’也是随着他……再说你不是比我二哥哥年长一岁么?若改叫‘三哥哥’,外人听着岂不反而显得比他小了?”
这话真荒谬——难道“三哥”听着就比“二哥哥”大了么?不仅在长幼上毫无上风可言,还平白折损了一个“哥”字。
“既如此便换过来,”他又发了话,语气间的严肃是半真半假,“你叫我三哥哥,叫他二哥。
”
她一听眼睛更弯、窝在他胸口咯咯地笑,然后又连连摇头:“那怎么行,我都那般叫了十数年了……”
她笑起来的模样讨人喜欢得紧,让他一边欣赏一边微微放下了心,暗想对方应已摆脱了方才那阵沉重与伤情;春日的暮色缱绻到令人心尖发颤,宋疏妍却感到他凝视自己的眼神比春光更柔,声音亦是撩人心魄,此外还带一点小小的无奈,说:“那便改称我名吧……左右我也无意做你的兄长,只要与你做夫妻的。
”
那两字一出她便难以招架了,昨日在湖心岛上无酒自醉的荒唐之感再次冒出头来,逼得人软了身子又软了心;悄悄把脸埋进爱人的颈窝,少女的声音因羞怯而轻到几不可闻,最终却还是耳语般迷蒙地应了一声——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