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 第47节(2/3)
视听。
”
“然,”他声音更沉,神情亦愈发肃穆,“陛下守仁义之道而遵孝悌之理,深知殿下乃为奸人所惑方才生此大谬,若就此归降必从轻发落、使君可谢罪于宗庙而赎过于万民,望殿下三思。
”
第78章
——嘀嗒。
雷霆过后雨水又至,于此北境荒漠却是极为罕见的天象,乌云聚拢之下卫铮投来的目光格外阴鸷,终于也渐渐与他舅父一般恼怒讥诮了。
“‘大谬’……”他似喃喃自语,嘴角染上一丝诡异的笑,“贻之……你永远这般厚此薄彼。
”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难道你就从未想过?”
“父皇生前尚有东迁之念,何以那般突然便暴毙于我母妃殿中?皇兄提前数日便令娄氏和卫弼严控宫禁把持都城,当日若非我提前收到风声避出长安如今便早已成了你口中那位仁君的刀下亡魂!”
“他便那般纯善慈悲心无瑕垢?纯善到父皇一去便杀了我的母妃?”
“方贻之,你好生看清楚——你一心侍奉的君主究竟是人是鬼!”
三军阵前鸦雀无声,唯他一人声嘶力竭句句诘问,方献亭眉头紧锁神情却无一丝动摇,望向对方的眼神依旧严厉冷肃。
“先帝驾崩举国同哀,若殿下对缘由生疑自可召太医署详问彻查——帝位之争无非关乎一姓、却于天下万万生民无涉,难道殿下自认冤屈便可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借突厥之兵屠戮百姓谋逆作乱不成?”
语罢再次回首看向身后,西突厥汗王拓那已率兵亲至,凶悍如野兽般的眼紧紧锁在他身上,似早迫不及待要报二十年前方氏血洗之仇。
“此非为君之道……”
方献亭的神情愈发冷漠。
“……亦必不会为天下所容。
”
雨势渐大阴风呼啸,卫铮的神情却已隐隐显出几分癫狂,下一刻钟曷狠狠一挥手中长刀,又骂:“一派胡言——”
“弑父篡权者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秦王殿下起兵诛暴亦是顺应天道!”
“方献亭!你族为谋一己之私助纣为虐背叛先帝,今又何敢以忠臣良将自居而在此地大放厥词!”
这话说得实在惹人发笑,毕竟异族之兵尚在身后,究竟何人谋私背叛早已一目了然——突厥人又岂肯劳而无功?此次这般慷慨借兵必也有更大图谋,他日若果真攻得天下又当如何与钟氏分赃?巍巍三百年大周或将一朝沦为他人砧上鱼肉,割地纳贡已成定数、更恐百姓将为其屠戮凌丨辱。
“钟曷……”
他终于让方献亭的目光移向自己,只是却竟与他那早已化作黄土白骨的父亲一般轻蔑高傲。
“自瑞贤年间始先帝便对钟氏一族宠信有加,高官厚禄荣华加身,满朝上下无人可比;你于国未有寸功,今又为避祸自保而引寇入关,即便贪得一时之利、又岂能如愿坐稳这江山?”
只有这匆匆的一眼、须臾后便重新看向卫铮,天色阴沉恰似末路征兆,方氏主君踞坐马上的模样却依然顶天立地。
“殿下……”
他的语气微松弛了些,也许不仅出于少年相识的情谊,更因他本深信对方并非心无尺矩之人。
“悬崖勒马尤未为晚,先帝在天之灵亦绝不忍见天下离乱社稷凋敝……随我归朝戴罪立功,我必保殿下性命无虞。
”
颍川方氏一诺千金,世上无人会疑其所言真伪,卫铮那双深深凹陷的眼睛亦一错不错地盯着他,片刻后又看到他身后近十倍于神略军之数的突厥铁骑,暴烈的雷雨一瞬模糊了视线,那一刻即便落泪也无人可知。
“保我?”他狞笑起来,张狂之下又隐藏着深深的悲哀,“方贻之……你凭什么保我?”
“且看看你身后,莫非以为今日还能走得出这片荒山?”
“颍川方氏永远如此傲慢,以为天下人都必得依靠尔等施舍才能过活——”
“荒谬!可笑!愚不可及!”
“随你归朝?”
“我为什么要随你回去?”
“随你去向卫钦摇尾乞怜?随你一生被困于牢狱斗室?”
“今日胜的会是我!——方贻之!你终会知道是你选错了人——”
疯狂的叫嚣在山石间激荡,被狂风一卷又飘落至天地四方,那一刻方献亭终归还是沉默下去了,而一侧冷眼旁观的钟曷则缓缓露出阴晦的冷笑。
——他知道的,自己这个侄儿过去总有些妇人之仁,更因出身天家而被教导得迂腐刻板顽固不化,自向突厥借兵以来常是夙夜忧叹寝食难安,与他接连闹了若干不愉。
怀远被屠那日他像一刹发了疯、紧揪住他的衣领要他为那数万百姓偿命,他狠狠扇了他一个耳光、更押他亲自去拓那汗王营中看突厥人斩杀朝廷军俘虏,斩首分丨肢的可怖光景触目惊心令人作呕,可又最能将人从过去的温软旧梦中逼醒。
“卫铮——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