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四叔谋逆,削权固本(3/3)
他脑海中。
那个本该死于天花,却奇迹般痊愈,甚至治好了太子妃“痨病”的侄子,皇太孙,朱雄英。
会是他吗?一个八岁的孩子?
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朱棣自己掐灭了。
不可能,绝不可能。
定是朝中哪个老狐狸,借着东宫的名义在背后搞鬼。
“吕氏那边,许久没有消息传来了。
”朱棣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派去的人,也都石沉大海。
莫非……是她那里出了岔子?”
道衍双手合十,低声念了句佛号:“王爷,那步棋,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步险棋。
如今京中风声鹤唳,我等当务之急,是隐忍蛰伏,静观其变。
皇上的旨意,我们不仅要接,还要接得漂漂亮亮,感激涕零。
要让皇上觉得,您还是那个忠心耿耿的塞王,对他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
”
朱棣沉默了。
他遥望着南京的方向,眼神复杂。
他能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向他收拢。
虽然他还不清楚这张网究竟为何而来,但他那野兽般的直觉,已经嗅到了一丝致命的危险气息。
---
东宫,暖阁。
常氏已经能下床走动,气色一日好过一日。
此刻,她正与母亲马皇后坐在一起,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看着不远处两个一大一小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标正握着朱雄英的手,教他写字。
“英儿,你皇爷爷的手段,虽是为父皇分忧,却也让你四叔心生芥蒂。
手足之间,何至于此啊……”朱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深深的忧虑与不忍。
他天性仁厚,实在不愿看到兄弟相残的局面。
朱雄英停下笔,抬起头看着自己这位温润如玉的父亲,认真地说道:“父王,孩儿知道您心善。
但豺狼之心,不会因为绵羊的退让而变得仁慈。
四叔的雄心,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们今日的退让,只会换来他明日更疯狂的进逼。
”
他顿了顿,用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深沉语气继续说道:“父王,您是大明的储君,未来的天子。
您要守护的,不仅仅是兄弟之情,更是这天下亿万的黎民百姓。
若因一时不忍,而致社稷动荡,生灵涂炭,那才是最大的不仁。
”
朱标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这些道理,他何尝不懂?只是,懂与做之间,隔着一道名为“情感”的鸿沟。
朱雄英走到朱标身边,轻轻拉住他的衣袖,仰头道:“父王,孩儿并非生性凉薄。
孩儿只是希望,我们大明,能有一个更强盛的未来。
”
“未来?”
“是啊。
”朱雄英的眼睛亮得惊人,仿佛有星辰在其中闪烁,“孩儿希望,未来的大明,不仅仅是守着眼前的疆土。
我们的宝船,可以去到更远的大洋,带回数不尽的财富和奇珍;我们的火器,可以比西方的更犀利,让任何敢于挑衅的敌人望而生畏;我们的百姓,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不用再担心饿死和冻死……”
他描绘的蓝图,宏伟而壮丽,充满了勃勃生机。
朱标听得痴了,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正在他儿子的口中,缓缓展开画卷。
“好……好一个盛世……”朱标喃喃道,他紧紧地握住儿子的肩膀,眼中是无尽的激动与骄傲,“英儿,有你在,父王……放心了。
”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一种名为“希望”的情绪,在暖阁中悄然流淌。
然而,就在这温馨的时刻,殿门忽然被猛地推开。
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之色,声音尖利地嘶喊道:
“太子殿下,太孙殿下!不好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她……在坤宁宫里突然晕倒了!”
“什么?!”
暖阁内,瞬间一片死寂。
朱标和常氏脸色大变,而刚刚还面带微笑的马皇后,手中的针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猛地站起身,身体摇晃了一下,眼中满是无法置信的惊恐。
朱雄英的心,也在这一刻,狠狠地沉了下去。
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碾压到了这一刻。
马皇后,这位大明朝最慈祥、最受人尊敬的国母,她的生命,终究还是要走到尽头了吗?
不。
朱雄英的拳头,在袖中猛然攥紧。
我在这里,就不行!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