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针灸神术,起死回生(3/3)
的传奇。
茶楼的说书先生,甚至已经编出了《太孙显圣救国母》的新段子,引得满堂喝彩。
如果说民间的反应是崇拜与神化,那么朝堂之上的反应,则是震撼与深思。
早朝之后,几位核心大臣被留在了文华殿。
中书左丞相胡惟庸站在殿下,脸色变幻不定。
他清晰地记得,那天在坤宁宫外,自己还曾以“祖宗礼法”、“国体”为由,试图阻止朱雄英施救。
如今想来,若是当时皇上听了自己的,那后果……胡惟庸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偷眼看了一眼御座之上的朱元璋,发现皇帝正满面春风地与太子朱标说着话,眉宇间的喜悦和对身边朱雄英的宠溺,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咱的大孙,不仅饱读诗书,还通晓岐黄之术,这都是上天保佑我大明啊!”朱元璋朗声笑道,声音传遍大殿,像是在炫耀一件稀世珍宝。
“皆是皇爷爷洪福齐天,孙儿只是侥幸罢了。
”朱雄英谦虚地回答,态度不卑不亢,更让朱元璋龙心大悦。
站在下面的李善长、徐达等开国元勋,看着这位皇太孙,眼神中也充满了赞许和惊叹。
他们原本只觉得这位太孙聪慧早熟,未来可期。
但现在,这份“可期”之中,增添了一抹深不可测的神秘色彩。
一个能与阎王抢人的储君,其分量和威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继承人”的范畴。
他本身,就是一种祥瑞,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宫的声望,因此事而如日中天。
过去,朝臣们尊敬太子朱标的仁厚,但也不免为他的“软”而担忧。
现在,他们看到了一个强势、果决,甚至带着一丝“神性”的第三代核心。
东宫的未来,稳了!
---
三日后,坤宁宫。
马皇后悠悠转醒,她缓缓睁开眼,视线从模糊到清晰,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守在床边,因为疲惫而睡着了的朱雄英。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孙儿恬静的睡颜上,长长的睫毛投下一片阴影。
马皇后只觉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她费力地抬起手,想要抚摸一下孙儿的脸颊。
“母后,您醒了!”一直守在旁边的朱标惊喜地叫道。
朱雄英也被惊醒,他揉了揉眼睛,看到皇祖母正慈爱地看着自己,连忙上前,握住她冰凉的手:“皇祖母,您感觉怎么样?”
“好……好孩子……”马皇后的声音还有些虚弱,但充满了暖意,“是……是你救了皇祖母,对不对?”
朱雄英点点头:“只要皇祖母安好,孙儿做什么都值得。
”
马皇后眼圈一红,将他的小手贴在自己的脸颊上,感受着那份温暖。
“我的英儿长大了……真的长大了……能保护皇祖母了……”
祖孙二人相视而笑,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整个宫殿都温暖了起来。
朱元璋从外面走进来,看到这温馨的一幕,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走到床边,对马皇后说:“妹子,你可得好好谢谢咱这大孙。
要不是他,咱……咱就见不到你了。
”
他看了一眼朱雄英,眼中满是依赖与器重,沉声道:“英儿,从今往后,这宫里宫外,但凡有你拿不准的事,直接来找咱!但凡有你想要做的事,放手去做!皇爷爷给你撑腰!”
这句话,分量何其之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宠爱,而是一种权力的下放与认可。
朱雄英心中一动,他知道,通过这次“神迹”,他已经彻底赢得了这位铁血帝王的绝对信任,为自己未来的计划,争取到了最坚实、最无可替代的筹码。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来报:“启奏皇上,北平急报,燕王殿下闻听皇后娘娘凤体违和,心急如焚,特派使臣星夜兼程,送来长白山千年老参,并上表问安。
使臣已在午门外候旨。
”
朱元璋眉头一挑,看了一眼朱雄英,意味深长地笑了。
“哦?老四倒是孝顺。
让他的人进来吧。
”
朱雄英的嘴角,也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真正的棋局,现在才刚刚开始。
远在北平的四叔朱棣,这位大明未来的永乐大帝,终于要开始他那小心翼翼的试探了。
而自己,已经手握王牌。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