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帝国新论,海洋雄心(3/3)
和物资支援。
他们将从潜在的威胁,变成我大明最坚实的臂助。
”
“其二,野心转向。
王叔们皆是人中龙凤,有雄心壮志是好事。
与其让他们将野心用在内斗上,不如引导他们向外,去征服异族,去开疆拓土,为我朱家,为我大明,建立不世之功!他们征服的土地越多,我大明的疆域就越广,天威就越盛!”
“其三,利益捆绑。
海外藩国需要本土的丝绸、瓷器、铁器、书籍,他们会将海外的黄金、白银、香料、矿产源源不断地运回中原。
他们将成为大明经济巨轮的延伸,而不是割据一方的肿瘤。
如此,内藩为寇,外封为王,岂非一目了然?”
一席话,振聋发聩。
朱元璋站在原地,久久不语。
他脑海中,那张陈旧的、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地图正在被撕碎,一幅全新的、以大明为核心,向无尽海洋辐射的宏伟蓝图,正在缓缓展开。
他看到了,他的儿子们不再是蹲守在边疆、日夜提防着朝廷的猛虎,而是驾驭着巨舰,在波涛之上为大明征伐开拓的蛟龙。
他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如潮水般涌入南京,充实国库,让他的军队兵甲鲜明,让他的百姓衣食无忧。
这是一个何等壮丽、何等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
这个构想是如此大胆,如此颠覆,却又在逻辑上如此严密,在利益上如此诱人。
朱元璋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一股久违的、开国之初的雄心与豪情,再次从心底燃起。
但他毕竟是执掌天下数十年的帝王,狂热之后,是更加深沉的冷静。
“想法……是好的。
”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沙哑,但怒气已然全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审慎,“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你说的那些‘黄金洲’、‘香料岛’确实存在,并且能够被我们征服的前提下。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途茫茫,风浪莫测。
船只、航路、兵员、钱粮……这些,你都想过吗?”
朱雄英心中一喜,他知道,当上位者开始关心执行层面的细节时,就意味着他已经从根本上被说服了。
“皇爷爷,孙儿当然想过。
”朱雄英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微笑,“孙儿这几月,并非只是空想。
孙儿已整合了缴获的倭寇海图,寻访了泉州、广州的老海商,并让格物司的工匠们尝试改良船只与火器……”
“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
他深深一揖,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的祖父。
“孙儿恳请皇爷爷,给孙儿一个机会,也给大明一个机会。
不需要立刻定为国策,只需允许孙儿秘密组建一支小小的队伍,去验证这一切。
若事成,则大明将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续写千年帝国之辉煌!若事败,所有责任,由孙儿一人承担!”
武英殿内,烛火静静燃烧。
朱元璋凝视着自己的长孙,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身躯还未完全长成,但他的肩膀上,似乎已经扛起了整个帝国的未来。
那是一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所有人的远见与担当。
许久,朱元璋缓缓走到沙盘前,伸手拿起那枚被朱雄英放置在海洋区域的棋子,在手中反复摩挲。
最终,他将棋子重重地按在了代表台湾岛的位置上。
“咱要知道,大海之上,究竟有什么。
”
“把所有舆图司的卷宗,缴获的海图,还有兵仗局、军器局关于战船与火炮的记录,全部给咱搬到乾清宫来。
”
“咱,要亲自看看。
”
夜色深沉,朱雄英走出武英殿,一股凉风拂面,让他因激动而发热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他抬头仰望,漫天星斗璀璨如钻,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他知道,今夜,他不仅仅是说服了朱元璋。
他亲手,为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帝国,植入了一颗全新的、搏动不息的蓝色心脏。
帝国的航船,自此夜起,将调转船头,驶向一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星辰大海。
而这,仅仅是稳固根基的,第一步。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