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技术突破,造船神迹(3/3)
船身,对身边的徒弟们吼道:“都看清楚了!记下来!这才是真正的造船术!我们以前造的,不过是些水上漂的木筏子!快,把旧的桐油灰都给老子铲了,全部换上殿下的‘神仙胶’!”
工匠们的眼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狂热火焰。
他们不再是单纯执行命令的匠人,而是参与一场伟大创造的艺术家。
他们的每一次敲击,每一次涂抹,都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
---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朱雄英巡视了整个船坞。
在舵机工坊,他亲自校准了革命性的“多重联动舵机”系统。
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与杠杆,只需两人便能操控以往需要十几人才能转动的巨舵,让这艘庞然大物拥有了远超想象的灵活性。
在帆缆车间,新式的“软硬帆结合”系统也已成型。
巨大的四角主帆提供主动力,而船首和船尾,则增加了数面可以灵活转动的三角帆。
朱雄英向匠师们解释了如何利用这些三角帆,让船只在逆风时也能高效地“之”字形前进。
这“借风之力”的精妙,再次让众人叹为观止。
而最震撼的,是在船坞一侧被列为最高机密的武器总装区。
这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由皇太孙亲卫营直接接管。
朱雄英带着宋濂成和解缙走了进去。
只见数十门黑黝黝、炮口闪着金属寒光的“神机铳”,正被安装在特制的旋转炮架上。
它们被巧妙地隐藏在船舷两侧的伪装板之后,一旦打开,就能在瞬间形成一道绵密的火墙。
“这……这就是格物司的新炮?”宋濂成抚摸着冰冷的炮身,手都在抖。
“没错。
”朱雄英拍了拍炮身,沉声道,“三十门神机铳,分布于两舷,一次齐射,可在百步之内,将任何木制船只打成筛子。
船首楼和船尾楼,还各配有五十支‘神火枪’,专杀敌船甲板人员。
我们的‘先驱号’,不是商船,不是礼仪船,它是一座会移动的海上堡垒,是一头……择人而噬的钢铁巨兽。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解缙望着眼前这番景象,喉头滚动,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终于明白了,太孙殿下那句“宣慰南洋”的和平话语之下,隐藏着何等雷霆万钧的力量!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优势了,这是降维打击!
---
日落西山,晚霞将整个龙江船厂镀上了一层金色。
朱雄英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俯瞰着下方那艘正在以惊人速度成型的海上神迹。
箱型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坚固的肋骨如巨兽的胸腔,一排排延伸开去。
工匠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高唱着号子,挥汗如雨,眼中闪烁着创造历史的自豪与光荣。
所有的技术瓶颈,在今天被一一扫平。
他用超越时代的知识,为这个古老的帝国,强行注入了工业革命的灵魂。
“殿下,照此神速,不出三月,‘先驱号’便可下水!”解缙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朱雄英点了点头,目光却越过了眼前的船坞,投向了遥远的东南天际。
在那里,有他必须拔除的毒刺,有他必须守护的疆土。
“传令。
”他的声音在晚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冷静。
“命福建水师提督,暗中整备三千精锐,进行海上适应性训练。
所有人员,封锁消息,不得泄露一字。
”
“命梅殷,继续潜伏,摸清棱堡内西夷的全部兵力、火力配置及补给规律。
告诉他,务必保全自身。
”
“再传朕的口谕给格物司和兵仗局——朕要的下一批‘神机铳’和‘神火枪’,数量,加三倍!钱粮,东宫内帑自出!”
他转过身,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无比修长。
“先驱号,只是一个开始。
”
“等朕的舰队建成之日,便是让全世界,重新认识大明之时!”
那平静的话语中,蕴藏着席卷天下的风暴。
台湾的战略棋盘,已在心中推演完毕,只待这艘承载着帝国未来的神迹之船,正式扬帆起航。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