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医者仁心,救母有望(3/3)
女之一。
一张无形的天网,在马皇后的亲自授意下,悄然张开。
吕氏在禁足宫苑里的一举一动,都将落入这张网中。
救治母亲的行动雷厉风行地展开了。
常氏被迁入了洒满阳光的暖阁,朱雄英亲拟的“杀虫汤”也按时送到了她的床前。
起初的两日,常氏的病情似乎并无好转,反而因为药物的冲击,咳嗽得更加厉害,甚至咳出了更多的血丝。
宫人们忧心忡忡,连太子朱标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唯有朱雄英,每日前来探望,都表现得镇定自若。
他亲自监督母亲喝下高蛋白的牛乳,为她讲述一些轻松的民间故事,用自己的沉稳,强行压下了所有人的焦虑。
他知道,这是结核杆菌在被药物攻击时,垂死挣扎的“赫氏反应”,是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
与此同时,他还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
他以“神仙梦中所示,需采晨间甘露,集百草之精华为引”为由,向朱元璋讨要了一个僻静的院落和几个绝对忠心的太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里,他开始了一场跨越时代的“青霉素”土法培养实验。
他让人找来发霉的橘子皮、长了绿毛的米糕,将上面的霉菌小心翼翼地刮取下来,接种在特制的肉汤培养基里。
这肉汤,是他指导御膳房用牛骨和精肉熬煮过滤而成,富含营养。
整个过程,他都用一套玄之又玄的炼丹术语来掩饰。
“此绿霉,乃乙木之精,生于腐朽,却蕴含生机。
”
“此肉糜之汤,是为后天之本,用以滋养木精,使其生发壮大。
”
那些被派来协助的太监和锦衣卫,看着皇太孙用金贵的器皿,煞有介事地摆弄着那些发霉的、寻常人家看都不看一眼的秽物,一个个满心敬畏,只觉得高深莫测,不敢多问一句。
这,才是真正的神仙手段!
第五日,转机终于出现。
清晨,当朱雄英再次来到暖阁时,惊喜地发现,母亲已经能自己靠着软枕坐起身了。
她脸上的那抹病态的潮红消退了大半,虽然依旧虚弱,但眼神却清亮了许多。
“英儿,”常氏微笑着朝他招手,声音虽然沙哑,却比前几日有力了许多,“母妃……今早觉得胸口,不那么疼了。
”
一旁的徐太医刚刚为常氏请过脉,此刻正激动得满脸通红,胡子都在发抖。
“回禀殿下!”他声音洪亮地禀报,“娘娘的脉象……娘娘的脉象,细数之势已缓,沉取已有力!那股……那股虚火,被压下去了!神方!当真是神方啊!”
朱雄英心中大定。
他知道,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
现代医学的系统性治疗方案,哪怕只是条件简陋的复刻,也足以碾压这个时代的任何医疗手段。
他走到母亲床边,握住她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能亲手挽回母亲的生命,这种成就感,远比在朝堂上运筹帷幄要来得更加真实和幸福。
就在这时,那名被调来的宫女青儿,端着一盆清水,从殿外走过。
在与朱雄英擦肩而过的瞬间,她目不斜视,仿佛无意般,极快地屈指弹了一下朱雄英的袖口。
一枚被折叠成细条的纸卷,无声无息地滑入了他的掌心。
朱雄英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攥紧,脸上依旧是那副孝顺乖巧的笑容。
他陪着母亲又说了会儿话,才告辞离去。
回到自己的书房,屏退左右,他缓缓展开那张纸条。
纸上没有字,只画了一幅简单的图。
图上,是一个人像,穿着一身铠甲,腰间挂着一块令牌。
令牌上,有一个模糊的字:
“燕”。
而在人像的旁边,画着一个侧脸的女子,发髻高耸,正是吕氏的模样。
一条线,将两人连在了一起。
朱雄英的瞳孔,在一瞬间骤然收缩。
燕?
大明朝,与“燕”字相关的,手握兵权的,还能有谁?
他的四叔,此时正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
吕氏……竟然和朱棣有联系?
朱雄英将纸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的脸上,孩童的天真与柔和褪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冰冷而凝重的神情。
他原以为,吕氏不过是深宫中的一条毒蛇,她的威胁,局限于东宫之内。
可现在看来,他错了。
这条毒蛇的身后,竟然盘踞着一头来自北境的、更加凶猛的饿狼。
事情,变得比他想象中,要棘手一万倍。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