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水经残卷(2/3)
声音哽咽,将家书小心收进背包,"王胖子,记得出去后给他们立个碑。
"
洞口的冰层完全融化,露出青铜门后的石阶,每级台阶都刻着契丹文的警示:"擅入者,永镇玄冰"。
陆寻走在最前,双排在掌心发烫,照亮了石壁上的浮雕——辽代工匠用冰玉雕出玄武护门的场景,龟首含着北斗,蛇尾绞着逆脉,中间刻着"玄冰宫"三个古篆。
"小心!"苏晴突然拽住他的后领,上方的冰棱突然断裂,带着逆脉纹的冰锥擦着他的发梢坠落,在石阶上砸出深洞,"地只教改良了辽代的'玄冰刺',用逆脉能量驱动。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胖子的洛阳铲敲了敲石阶:"奶奶的,这台阶是用长白山火山岩砌的,比关东军的碉堡还结实!"他忽然指着石壁上的凹痕,"快看!这儿有老陆头的刻字!"
陆寻凑近,看见用指甲刻的简体字:"1975.7.14,长河引开追兵,开山断后,我以血祭启门,寻儿若至,切记三不:不碰玄冰刺,不喝龙息水,不看烛龙眼。
"字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在受伤时刻下的。
三人在石阶上小心翼翼地前进,每七步就有一道玄冰刺陷阱,都被陆寻用双排星图提前定位。
半小时后,石阶尽头出现一座冰拱殿,殿门上方悬着块巨型冰镜,映出三人的倒影——陆寻胸口的小罗盘在冰镜中变成完整的北斗,而苏晴的断簪碎片,竟在镜中复原成完整的斩龙簪,簪头刻着"陆沉"二字。
"这是'玄武照骨镜'。
"陆寻想起祖父笔记里的记载,"能照出人心底的执念。
"他看见镜中的自己右手龙纹蔓延至心口,而苏晴的倒影中,父亲苏长河正站在她身后,手中握着半块雌牌。
王胖子的倒影最离奇,他肩上扛着的洛阳铲变成了辽代的探地官杖,腰间挂着完整的黄龙府卫腰牌,牌面刻着"天枢、天璇、天玑"三星连珠。
冰镜突然发出脆响,殿门应声而开,露出里面的玄冰迷宫。
每条通道的冰墙上都刻着北斗星图,地面用冰砖铺成洛书九宫,中央的太极图正在缓缓旋转,阴阳鱼眼处分别透着蓝光和红光。
"九宫生门在东北方,对应玄武龟首。
"陆寻指着九宫格,"天枢星位属水,生门在坎一宫。
"他忽然看见坎一宫的冰砖上有新鲜的血痕,"是祖父的血,三天前留下的!"
苏晴的雷剑突然指向南方:"离九宫有地只教的气息,他们可能在烛龙眼设了埋伏。
"她忽然按住陆寻的手腕,"你祖父说的'不看烛龙眼',可能是指玄冰宫中心的烛龙雕像,当年我父亲就是..."
话没说完,冰镜突然破碎,无数冰刺从天而降。
王胖子的洛阳铲舞成圆盾,挡住正面攻击,苏晴拽着陆寻冲向坎一宫,却在跨过生门的瞬间,地面的洛书突然逆转,九宫变成了逆脉北斗。
"不好!生门变死门!"陆寻的双牌差点脱手,"地只教篡改了古阵,现在每步都要踩在逆脉的死位上!"他忽然想起残页边缘的血字,"勿信天眼...原来天眼看到的生门,其实是地只教设的陷阱!"
三人在逆脉九宫阵中艰难前行,每踩错一步,冰墙就会射出玄冰刺。
陆寻忽然发现,逆脉北斗的死位,正好对应祖父刻在石阶上的"三不"警示位置,他咬咬牙,将双牌按在胸口,用血脉感应真正的生门——在逆脉北斗的中心,也就是洛书的中五宫。
"跟我走中宫!"陆寻大喊,"中宫属土,土克水,能破逆脉!"他率先踏上中武宫,冰砖突然发出红光,竟在他脚下拼出"镇"字古篆,所有玄冰刺同时停住。
苏晴和王胖子紧随其后,刚踏上中宫,整个玄冰迷宫突然震动,冰墙上的北斗星图开始旋转,露出背后的青铜铭文,记载着辽代地只教建造玄冰宫的目的:"囚烛龙于玄冰,取玄鳞以逆脉,永镇北龙于死地。
"
迷宫尽头的冰墙应声而裂,露出一座巨型冰殿,中央矗立着十米高的烛龙雕像,龙首龟身,背生冰翼,正是《山海经》记载的烛龙形象。
而在烛龙心口位置,嵌着半截玉印——镇龙玺?玄武,印纽上的烛龙雕塑张开嘴,露出锋利的逆鳞,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