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桶金(2/3)
南京黑市。
"陈志远挑了张上海自行车票,"知道这值多少钱吗?"
众人摇头。
他伸出三根手指:"三十块!而且有价无市。
"又指向一叠全国粮票,"这些加起来值两百多。
"
苏晓梅突然明白了:"你要做票证生意?"
"暂时不。
"陈志远锁回箱子,"这些都是硬通货,留着关键时刻用。
"他转向王小军,"明天去县运输公司问问,退役的解放卡车多少钱。
"
话题突然转到卡车,三人都愣住了。
陈志远笑着展开规划图:"代销点要升级成综合商店,需要自己的运输队。
"笔尖在"物流"二字上画了个圈,"下一步是打通省城到县城的货运渠道。
"
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
光影摇曳中,陈志远仿佛又回到前世那间宽敞的CEO办公室,只是眼前这些满脸憧憬的年轻人,比那些西装革履的高管真诚得多。
"需要多少钱?"苏晓梅问到了关键。
"二手车两千左右,但..."陈志远顿了顿,"我打算买新的。
"
惊呼声差点掀翻屋顶。
新解放卡车要五千多,还得有批条!陈志远等他们平静下来才解释:县农机公司刚到了一批计划内卡车,主管是他父亲的老部下。
"你爹不是..."王丽华脱口而出,又急忙住嘴。
"死了?"陈志远平静地接话,"但他的人脉还在。
"事实上,这位"老部下"前世曾受过他父亲庇护,去年偶然在县城重逢,当时对方还只是个科长。
计划连夜制定:陈志远负责搞批条,苏晓梅筹备首付款,王丽华打听营运证流程,王小军去学开车——这小子居然早就会开拖拉机。
"还有个问题。
"苏晓梅咬着铅笔头,"赵家会不会..."
话音未落,粮仓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四人瞬间僵住,王丽华迅速吹灭煤油灯。
黑暗中,陈志远摸向床底的铁棍,心跳声大得仿佛能震破耳膜。
"陈...陈志远..."压低的男声伴随着轻轻的叩门声。
是李国栋!陈志远松了口气,示意大家别动,自己摸黑去开门。
月光下,李国栋的金丝眼镜泛着冷光,手里捏着个信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省里刚到的。
"他直接递过信封,"你看看吧。
"
陈志远就着月光抽出文件——《关于扩大农村集贸市场试点的通知》,落款是国务院某办公室。
其中第三条明确写道:"允许社队企业从事农副产品长途贩运"。
"这是..."
"尚方宝剑。
"李国栋难得幽默,"赵建国那边暂时不会动你了。
"
原来这份文件就是周雅说的"新政策"!陈志远迅速浏览全文,心跳越来越快。
这不仅意味着代销点合法化,更预示着全国性大市场的形成——正是前世八十年代"倒爷"们发家的政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