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村花相助(1/3)
天还没亮透,陈志远就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
他掀开蚊帐,看见苏晓梅正蹲在灶台前,往锅里贴玉米饼。
晨光透过窗棂,在她挽起的袖口上投下道道金线,露出的小臂白得晃眼。
"你怎么进来的?"陈志远抓起衬衣套上。
知青点的木门昨晚他特意插了门闩。
苏晓梅头也不抬,用锅铲指了指后窗:"去年修屋顶时留的梯子。
"她手腕一翻,金黄色的饼子在空中划了个弧,准确落进锅里,"张队长派你去挑粪,我替你求了喂猪的活儿。
"
油香混着玉米甜味在屋内弥漫。
陈志远这才发现锅里煎的不是平常掺了糠的饼子,而是实打实的纯玉米面,边缘已经煎得焦黄脆亮。
前世他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又吃到这么地道的玉米饼——在深圳一家号称"怀旧农家菜"的高档餐厅,巴掌大一块卖十八元。
"哪来的细粮?"他下意识压低声音。
去年大旱后,村里家家户户的粮缸都空了三分。
苏晓梅用锅铲尖挑开饼子,露出里面暗红色的馅:"山枣酱,我去年藏的。
"她突然抬头,眼睛亮得惊人,"爹昨晚去公社开会,说可能要恢复集市了!"
陈志远手指一颤,刚抓起的饼子又掉回锅里。
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1980年9月,中央确实发过恢复农村集贸市场的文件,但传到他们这个山旮旯得是年底的事。
如果消息提前...
"什么时候?"他声音发紧。
"中秋前后。
"苏晓梅凑近了些,身上带着露水和柴火的气息,"爹说这是县里王书记亲口说的,要试点。
"她突然压低声音,"你不是要做什么生意吗?"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
陈志远盯着跳动的火苗,大脑飞速运转。
前世这个时候,他还在为每天七个工分拼命,而眼下,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正在展开。
他掰着手指计算:离中秋还有四十多天,足够...
"喂猪比挑粪轻松多了。
"苏晓梅打断他的思绪,递过一张叠成方块的纸,"这是猪场钥匙和饲料单。
中午我替你送趟饲料,你去趟公社..."
陈志远展开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供销社新到白糖,凭票每人限购半斤"。
他心头一跳——这是黑市上的硬通货!前世第一次倒卖白糖,他赚了二十三块巨款。
"哪来的消息?"
苏晓梅抿嘴一笑,颊边现出两个小酒窝:"王会计媳妇跟我娘唠嗑时说的。
"她突然正色,"但你可别学刘拐子!上个月他倒卖糖票,现在还在县拘留所蹲着呢。
"
陈志远捏着纸条,突然问:"你为什么要帮我?"晨光透过窗纸照在少女脸上,能看见细小的绒毛。
前世他离开农村后再没见过苏晓梅,只隐约听说她嫁到了县里。
锅里的饼子发出焦香,苏晓梅手忙脚乱地去抢救:"去年冬天...那本《代数》。
"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全县就那一本..."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
去年寒冬,陈志远确实收到过母亲寄来的复习资料。
某个雪夜,他听见窗外有响动,开门只看到雪地里一行脚印和几根红薯。
现在想来,那本消失的《代数》...
"你今年想考大学?"他脱口而出。
苏晓梅的耳根突然红了。
她猛地把饼子铲到盘子里:"快吃,一会儿上工铃该响了。
"转身时辫梢扫过陈志远的脸,带着皂角的清香。
吃完早饭,陈志远揣着两个饼子去了猪场。
十头黑猪在圈里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