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赵家阴影(1/3)
县工商局的档案室比想象中潮湿。
陈志远踮脚从最高层抽出一摞发黄的卷宗时,灰尘呛得他直咳嗽。
透过高窗的铁栏杆,十月的阳光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格子,像张无形的网。
"八零年企业登记都在这里了。
"管理员老吴敲敲桌子,"两小时内还回来。
"
陈志远道了谢,抱着卷宗坐到角落。
他名义上是来查阅集体企业资料的,实际另有所图——找赵家在当地商业布局的蛛丝马迹。
前世害死他的赵明辉曾炫耀过,其父赵建国八十年代初就在基层"有些人脉"。
卷宗散发出霉味和樟脑丸的混合气息。
陈志远快速翻阅着,手指在"国营集体"分类间游走。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称跃入眼帘:"红旗公社农具修理厂",批准日期是1980年3月。
这本不稀奇,稀奇的是批文末尾的签字——"赵建国"三个字龙飞凤舞,职务是"县革委会工商组副组长"。
陈志远的手指僵住了,文件突然重若千钧。
前世赵明辉说他父亲82年才调来本县,现在看完全是谎言!赵家势力比他预想的更早扎根于此...
"找到需要的了吗?"老吴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
陈志远镇定地合上文件:"差不多了。
"他指着农具厂的批文,"这家现在还营业吗?"
"早黄了。
"老吴撇撇嘴,"年初建的,上个月就倒闭了。
"压低声音,"听说账目有问题,但没人敢查..."
走出工商局时,秋风卷着落叶扑到脸上。
陈志远眯眼看了看太阳,决定去趟农具厂旧址。
按照批文地址,它就在公社西头的老油坊旁边。
农具厂比想象中破败。
褪色的"抓革命促生产"标语下,铁门虚掩着,锁链锈迹斑斑。
陈志远从缝隙挤进去,院内杂草丛生,但车间地面却有新鲜的车辙印。
"找谁?"
沙哑的男声吓得陈志远一激灵。
转头看见个驼背老头蹲在墙根晒太阳,浑浊的眼睛里闪着警惕的光。
"路过看看。
"陈志远递上根大前门,"这厂子怎么就倒了?"
老头接过烟别在耳后:"从来就没开过工。
"他指了指车间,"就运来过几台旧机器,没半个月又拉走了。
"
"谁经手的?"
"王建军那伙人呗。
"老头啐了一口,"天天来喝酒打牌,账本都不带做的..."
正说着,远处传来引擎声。
老头脸色突变,一把拽住陈志远:"快走!他们来了!"
陈志远闪身躲到废料堆后。
片刻后,王建军的挎斗摩托轰鸣着驶入院内,后座跟着两个穿绿军装的人。
三人径直走向最里面的仓库,开门时,陈志远瞥见里面堆满了印有"农机配件"字样的木箱。
"每月十五号都来。
"老头耳语道,"一呆就是半天。
"
王建军突然回头,陈志远急忙缩身。
等摩托声远去,他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
那些木箱太新了,根本不像是积压物资。
而且"农机配件"为什么要用军用卡车运输?
回代销点的路上,陈志远绕道去了公社大院。
李国栋去县里开会了,但他从秘书那儿套出个关键信息:农具厂是赵建国力主的"社队企业示范点",县里投了五千元专项资金。
暮色四合时,陈志远蹲在代销点后院洗头。
凉水冲在发烫的额头上,却浇不灭心头那股邪火。
前世赵家父子害死他的画面不断闪回——林美玲涂着丹蔻的手指,赵明辉金丝眼镜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