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先遣队启航,逆向工程终有果(1/3)
2045年,地球,华夏
距离先遣队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基地都沉浸在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
勇者号空天战斗母舰内部,各项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调试,而舰员们也在进行着紧张的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以确保在未知的深空环境中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技术中心,孔方佳和李艳带领的团队正夜以继日地进行攻关工作,他们试图从外星探测器的每一个细节中寻找突破点。
随着解析工作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了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线索。
这些线索似乎指向了一种全新的能量传输方式,这种方式可能与外星文明的光年级别超远距离即时通讯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孔方佳站在全息投影前,凝视着那些复杂而神秘的能量波动模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知道,如果能够破解这项技术,将对地球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时间紧迫,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突破的日子终于到来,这天赵博和赵立春一起找到孔方佳,“总指挥,我们好像发现了他们的技术逻辑思路了,”赵立春说到,“因为这个外星探测器依然在周期性发出信息,这就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它发出信息的状态,也正是通过这个,我们发现了一些他们的技术奥秘。
总指挥,我们想请您跟我们一起去实验室现场确认一下。
”
“哦?外星探测器发送信息的周期大约是多久?”孔方佳点点头问到,“我们目前测算下来大概是33.3小时一次,这可能是外星文明的某个周期。
而且按周期规律下次发送信息马上就要开始了。
”三人很快就到了分析室,只见李艳正在指挥实验,“开始尝试非接触式透视。
”李艳操控着悬浮在透明隔离罩上方的纳米机器人集群,银色微粒如星云般萦绕着通体漆黑的八面体探测器,“注意看第七棱面”——她突然放大局部影像,暗金色纹路在纳米机器人的冷光照射下泛出诡异流光,“这些看似装饰的蚀刻,我们怀疑其实是某种拓扑量子电路。
”
“这种电路和我们确认的类石墨烯叠层材料,就是那个内包液态紫金的材料,形成了神奇的效应”,赵博正在说着,突然在这个时候,实验分析室内骤然响起刺耳的提醒,探测器核心突然迸发出幽蓝色电弧。
十八只机械触手从墙壁应急舱口弹出,瞬间构筑起三重磁约束场。
“能量波动达到Ⅱ级警戒阈值!”分析技术员的声音带着颤音,“它在试图重构内部结构!,它又要发送信号了。
”随着内部结构成型,结构端蓝光闪耀了一下,外星探测器重新安静了下来。
孔方佳聚精会神的看着外星探测器的变化,“总指挥,您怎么看?这就是我们发现外星探测器周期性发送信息之后,我们相对应的做了处理。
当初发现的时候,也是因为发现了巨大的能量波动。
”赵立春再次说到,“你们俩觉得那个蓝光和我们的曲速空间跳跃飞行出现的蓝光有没有点像?”“确实很像。
”李艳这时走了过来,接过话说到,“佳哥,你看出了点什么?”李艳也问到。
孔方佳想了想,“我说个方向,你们看有没有可能,因为我们已经确认了外星文明可以通过探测器得到实时的信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让我想到量子通信和量子隧穿效应的结合,外星文明通过紫金的特殊性质,我怀疑是通过某种紫金粒子的量子纠缠,透过能量爆发,基于量子隧穿效应开发的系统,通过人工制造量子泡沫虫洞实现即时通讯,需要高能量进行维持,高维空间穿越,高能量的维持时间很短就能完成,他们无法直接改变量子粒子状态,但是可以通过赋能来对应变化,通过粒子能量的变化来实现信息传递。
”
李艳,赵博和赵立春都没有马上接话,而是在思考这种可能性。
良久之后,赵立春作为华夏科学堂量子场论专家,先说话了,“确实很有可能,能量级跃迁,加上紫金效应,我们可以先仿制材料,然后做实验,如果能成功,意味着我们以后也能实现光年级别超远距离即时通讯了。
”华夏工程堂的材料专家长老赵博听到这里,“我现在就去安排仿制材料。
”说罢就急匆匆的赶回自己的材料实验室去了。
看着赵博匆忙离开的身影,孔方佳笑了笑,“赵博士还是急性子啊。
”李艳瞥了一眼孔方佳,“你也走吧,我和赵长老还要继续研究量子赋能通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