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十三万部归大唐,少年将军迎漠北(2/3)
力,根本不足以与王庭抗衡。
且粮草每况愈下,长此以往,不用王庭动手,我们也必然会饿死、冻死在这漠北草原。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语气变得沉重:“为今之计,只有两条路可走。
”
“哪两条路?”哥布林急切地问道。
“第一条,”朱闶铭的声音压得更低,“寻机刺杀大可汗突摩勒。
只要他一死,王庭必乱,我们或许能趁机夺取大权,废除苛政,安抚各部。
”
帐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刺杀大可汗,这可是掉脑袋的买卖,风险太大了。
“此计太过凶险。
”一个老首领摇了摇头,“突摩勒身边护卫众多,且生性多疑,刺杀成功率太低,一旦失败,我们整个部落都会被屠灭。
”
哥布林也摇了摇头。
他虽是突摩勒的侄子,却从未想过要行刺,且此计风险确实太大,他不能拿族人的性命做赌注。
“那第二条路呢?”他看向朱闶铭。
朱闶铭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提议:“第二条路,归顺大唐,寻求大唐的支援。
”
“归顺大唐?”帐内众人一片哗然。
“我们是突厥人!怎么能归顺汉人?”
“那不是认贼作父吗?”
“大唐会接纳我们吗?会不会把我们当成俘虏对待?”
质疑声、反对声此起彼伏。
在草原民族的观念里,归顺异族是奇耻大辱,更何况是与他们打了多年仗的大唐。
哥布林却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是突厥人,却与大唐打过交道,知道大唐并非如突摩勒所说的那般残暴。
尤其是龙天策率领的军队,虽然勇猛,却从不滥杀无辜,甚至在攻占突厥城池后,还会安抚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闶铭等众人安静下来,继续说道:“各位首领,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今突摩勒残暴不仁,失尽人心,我们继续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
而大唐,国力强盛,皇帝秦正阳更是一位明君,素来优待归降的异族。
”
“想当年,东突厥颉利可汗被擒后,大唐并未赶尽杀绝,反而妥善安置其部众,让他们在河套地区放牧生活,与汉人和平共处。
”朱闶铭引经据典,“我们归顺大唐,并非认贼作父,而是为了十三万族人的生存!大唐需要稳定的边境,我们需要生存的空间,这是互利共赢之事。
”
他看向哥布林,语气恳切:“小可汗,您素有仁心,难道忍心看着这十三万族人,活活饿死、冻死在漠北吗?归顺大唐,或许会背负骂名,但能保全族人的性命,让他们有田可耕,有草可牧,这才是最重要的啊!”
哥布林沉默了。
他的目光扫过帐内一张张绝望的脸,脑海中浮现出部落里孩子们饥饿的哭声、老人们痛苦的呻吟。
骂名?与十三万条性命相比,这点骂名又算得了什么?
他想起了突摩勒的贪婪残暴,想起了那些被赋税逼得家破人亡的部落,想起了朱闶铭所说的大唐的开明政策。
“我……”哥布林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选择第二条路!为了族人的生存,我哥布林愿意背负一切骂名!”
帐内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那个脾气暴躁的首领第一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