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觉醒之翼(1/3)
2035年3月15日03:17
齐斗的意识体如同破茧而出的飞蛾,在月光编织的经纬中展开翅膀。
他能清晰感受到每根神经纤维在虚空中颤动,小腿肌肉仿佛浸泡在温水中的海藻,随气流自然舒展。
脚下是沉睡的华夏大地。
长江如液态银河在巫山峡谷间蜿蜒,月光在瞿塘峡的岩壁上投下青铜器般的斑驳锈迹。
齐斗掠过黄山莲花峰时,千年迎客松的针叶在他意识体触碰下泛起翡翠色的涟漪,他甚至能“看见”松脂在月光中结晶的分子运动轨迹。
“原来飞翔是这样的感觉……”他的意识波在云端激起淡金色的光晕。
当掠过敦煌鸣沙山时,月牙泉倒映的星河突然与他产生共振,沙粒组成的《飞天》壁画竟在月光下活了过来,那些飘带缠绕的仙女们微笑着向他伸出手。
某种温暖的液体突然模糊了意识体的“视线”。
齐斗这才惊觉,自己在现实中的肉体正在流泪。
当意识体攀升至平流层,电离层的极光如量子海洋般在身下翻涌,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轮廓——那是半透明的能量体,脊椎处缠绕着十二道螺旋状的光带,与地面上某个神秘装置产生共鸣。
“该回去了。
”他的意识体恋恋不舍地转向东方。
在掠过秦岭主峰时,云海突然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下方灯火璀璨的长安城。
齐斗惊讶地发现,那些闪烁的光点竟与他脊椎的光带形成某种几何对应。
肉体接触床垫的瞬间,小腿肌肉的酸痛如潮水般涌来。
齐斗大口喘息着睁开眼睛,发现窗玻璃上凝结的水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蒸发,在月光下留下类似敦煌飞天飘带的纹路。
齐斗踉跄着摸索至书桌前,台灯在泛黄的笔记本上投下柔和的光斑。
他翻开第178页,钢笔尖在月光下微微颤抖:
3月15日飞行日志
持续时间:12分37秒(体感时间约3小时)
飞行轨迹:重庆→黄山→敦煌→西安
异常现象:肉体流泪/能量体脊椎光带/地面装置共鸣
记忆闪回:3岁时在老屋墙根用蜡笔画出的螺旋纹,与今日看见的光带完全一致
电脑屏幕在凌晨四点泛着幽蓝的光。
齐斗键入"意识体离体+中国古建筑",搜索引擎吐出237万条结果。
他点开一篇被知网下架的论文《量子意识与中华文明的时空编码》,作者栏显示"陈玄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已除名)"。
"根据《河图》《洛书》的数学结构,我们推测古代中国人早已掌握意识体穿越多维空间的技术..."泛黄的PDF文档在屏幕上闪烁,齐斗注意到脚注里提到:"现存唯一可能保存时空编码的建筑,是始建于西周的西安碑林。
"
当晨光染白窗棂时,齐斗终于在某个暗网论坛发现了关键线索。
置顶帖《寻找星门后裔》的回复区里,有人用甲骨文写道:"每月望日,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会出现意识体共振波。
"
齐斗的个人档案
身份:25岁,某新能源企业运营主管
专业背景:南大天文系毕业,辅修量子物理
性格特质:理性主义者,坚信科学解释一切,却对自身经历产生认知撕裂
日常伪装:用机械键盘敲击声掩盖冥想时的意识波动,在工位摆放《时间简史》遮挡抽屉里的《周易参同契》
隐藏技能:能看见建筑物的"时空年轮"(童年在老城墙玩耍时觉醒的能力)
初次相遇
9:05,齐斗在车间巡检时差点撞上正在调试设备的王霞。
这位总是穿着改良汉服工装的姑娘,正用焊枪在金属表面雕刻某种星象图。
"抱歉齐主管!"王霞慌忙关掉焊机,齐斗瞥见她工牌背面贴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1998年西安碑林的合影,背景中的《开成石经》碑身上,隐约能看到类似脊椎光带的纹路。
"这些设备..."齐斗指着流水线上的能量转换器,突然注意到它们的排列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九重天结构完全一致。
"是新研发的量子共振器。
"王霞擦着额角的汗珠,工装口袋里掉出半块蓝田玉,玉面上阴刻着与齐斗梦境中相同的螺旋纹,"听说能提高15%的能量转化效率。
"
齐斗弯腰捡起玉佩时,指尖突然传来灼烧感。
他看见玉佩内部浮现出流动的星图,与自己脊椎光带的排列形成镜像。
当王霞伸手来接时,两人指尖相触的瞬间,车间所有仪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
王霞个人档案补充
·年龄:22岁
·职业:新能源企业精密仪器调试员
·运动背景:南大体育学院短跑专项,曾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100米亚军(因伤退役)
·隐藏特质:能通过触摸金属感知其分子记忆,焊缝在她眼中会浮现出制造者的情绪波动
·随身物品:父亲留下的半块蓝田玉(与齐斗的玉佩可拼成完整太极图)、绣着二十八宿的丝绸方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车间对峙
仪器的蜂鸣声刺破空气,王霞后退半步,不慎撞翻了零件箱。
金属齿轮在地面弹跳着滚向齐斗,映出他瞳孔中不断闪烁的数据流——那是意识体在解析物质本源时的视觉残留。
“你……”王霞紧握焊枪的手微微发抖,改良汉服工装上绣着的朱雀纹在冷汗中逐渐晕开,“你也能看见那些光?”
齐斗注意到她脖颈处若隐若现的红色胎记,形状恰似西安碑林《开成石经》上的裂痕。
这个发现让他脊椎的光带突然剧烈震颤,某种古老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炸开:三千年的周幽